同期,由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科技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首個針對核技術在醫療衛生應用領域發布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醫用同位素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旨在推動醫用同位素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福祉貢獻力量。
《規劃》是在加快推進醫用同位素國產化,更好地發揮醫用同位素對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診斷治療優勢作用的背景下出臺的。《規劃》從產業發展供給、需求、政策三個方面部署了“十四五”期間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任務:第一,從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提升兩方面入手,堅持利舊和新建相結合,建立穩定自主的醫用同位素供應保障體系;第二,從加強放射性藥物核高端醫療裝備研發、推動放射性藥物應用一體化發展、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等方面提升核醫療技術水平;第三,健全核醫療產業發展政策,大力推廣核醫學科建設,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放射性藥物按程序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加快核醫學特色學科建設,積極支持醫藥同位素生產。
在本次發布會上,國家原子能機構還進行了四個核技術研發中心的授牌儀式。二所被國家原子能機構授予“核技術(放射性同位素及藥物)研發中心”。這是本次核技術應用論壇上獲授牌的四個中心中與會議主題“醫用同位素”結合最為緊密的一個。
同時,作為近年來在核技術應用尤其是醫用同位素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的科研機構,二所也受邀在論壇現場做成果展示,并重點介紹了以“核技術(放射性同位素及藥物)研發中心”為依托、四川省及國內其他優勢機構參與的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構建布局。相關發展思路得到與會領導和同行的充分肯定。張克儉、張建華、董保同、劉永德等國家原子能機構領導先后來到我所展示現場指導。
在成果展示現場,彭述明所長在接待原子能機構領導時表示:二所目前已形成完善的、覆蓋放射性核素與藥物研發、生產、轉化全鏈條的同位素應用與研發平臺,未來將進一步與業內相關機構深入合作,積極推動中國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的發展建設,實現“堆器耦合,診療一體”的核心目標,逐步打造完整的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產業鏈。
在本次論壇上,二所同位素技術與應用研究室楊宇川主任也受邀在醫用同位素生產專場作了題為“二所醫用同位素及藥物發展進展與展望”的報告,介紹了二所在推動我國醫用同位素及藥物自主化方面做出的積極努力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131I核素實現規模化和國產化、打破了國外壟斷;無載體177Lu生產及其放射性藥物創制取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在這兩種重要的堆照醫用核素供給方面解決了卡脖子問題,下一步將盡快實現裂變99Mo的規模化生產,從而解決我國主要堆照醫用核素的供給瓶頸問題;牽頭執筆院士建議并得到領導人批示從而積極促進了醫用同位素及核醫學行業的發展進步等。展望以“多方參與、資源互補、混合所有、股份運作、共同受益、協調發展”的思想為指導,積極推動中國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的發展布局,二所正在以清晰的思路與積極的行動深入貫徹落實“規劃”指引的方向與目標!
未來,二所將繼續充分發揮研究堆配套設施優勢,立足四川、以“核技術(放射性同位素及藥物)研發中心”為依托,積極吸引四川省及其他國內優勢機構參與,尤其是匯聚國內眾多創新藥研發機構,共同打造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構建我國核醫療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擔負起“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社會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