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隴南市武都區舉行交接儀式,迎接由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而歸的油橄欖種子。這是隴南油橄欖種子首次實現太空搭載試驗,旨在從“太空種子”中選取更優質的油橄欖種子進行種植,以此擴大油橄欖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及質量。
據介紹,今年5月5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由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遨游3天之后于5月8日返回地面。在這艘試驗船上,搭載了4個品種的油橄欖種子。這次搭載開創了我國油橄欖太空育種的新紀元,也是隴南油橄欖育種由地面常規育種、地下輻照育種向太空誘變育種方向發展的一次重大科研活動。
在交接儀式上,天水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將這批經過太空遨游的隴南油橄欖種子,交給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油橄欖硏究所,這批種子回到了繁育她的“娘家”——隴南武都。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油橄欖硏究所所長、研究員鄧煜說,經過5至10年的后期測試、培育、試種后,隴南油橄欖的抗寒、抗旱能力或將增強,含油量提高、掛果期提前,能讓異域“舶來品”油橄欖在隴南“安家落戶”的面積擴大,并有望推廣至全國更多省市。據悉,該研究所每年在隴南1800多萬株油橄欖中尋找篩選搭載材料,直至今年搭載成功。
油橄欖與油茶、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樹種。將其鮮果采用離心冷榨的純物理工藝制成的果汁油,保存了天然營養成分,是食用油脂中最有益于人體健康的木本植物油,被譽為“液體黃金”。1964年油橄欖從阿爾巴尼亞被引入,并先后在中國長江流域的12個省區試種。因與地中海沿岸油橄欖主產國西班牙、意大利在同一緯度,隴南市武都區成為中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之一。
目前,隴南油橄欖產業體系日趨完善,建成了19家油橄欖加工企業,研發出橄欖油、橄欖酒、橄欖化妝品等10大類80多個產品。全市油橄欖面積達62.79萬畝,惠及6個縣區44個鄉鎮343個村40多萬群眾,適生區1萬多戶4萬多貧困人口通過種植油橄欖實現穩定脫貧。今年,預計鮮果產量3萬噸,初榨油4200噸,綜合產值19.3億元,基地面積、鮮果產量、初榨油產量和經濟效益均居全國第一。
宇宙葡萄藤—將葡萄藤送入太空以助葡萄酒行業在氣候變化中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