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育種是集航天技術、生物技術和農業育種技術于一體的農業育種新途徑。是當今世界農業領域中最尖端的科學技術課題之一,通過已進行的太空農業試驗,植物、動物等生物體的許多特性奧秘被揭示。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三個國家擁有返回式衛星技術。在這方面,中國走在世界前列。
科學家認為,太空育種主要是通過強輻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綜合環境因素誘發植物種子的基因變異。由于億萬年來地球植物的形態、生理和進化始終深受地球重力的影響,一旦進入失重狀態,同時受到其他物理輻射的作用,將更有可能產生在地面上難以獲得的基因變異。綜合太空輻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因素的太空環境對植物種子的生理和遺傳性狀具有強烈影響,但是究竟主要是哪些因素產生影響,以及如何產生影響,至 今還沒有定論。經歷過太空遨游的農作物種子,返回地面種植后,不僅植株明顯增高增粗,果型增大,產量比原來普遍增長而且品質也大為提高。到目 前為止太空育種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仍無法控制種子的變異方向,只能是任其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的科學空白區 ,等待著科學家們去做進一步的探索。
太空食品和普通食品沒有什么區別,是很安全的食品。關于太空食品安全性的問題,專家普遍認為,太空育種并沒有將外源基因導入作物中使之產生變異。作為誘變育種技術,太空育種可使作物本身的染色體產生缺失、重復、易位、倒置等基因突變。這種變異和自然界植物的自然變異一樣,只是時間和頻率有所改變。太空育種本質上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產生的自然變異。太空中宇宙射線的輻射較強,這是植物發生基因變異的重要條件。人工輻射育種中的輻射劑量只是國際食品安全輻射量的幾十分之一,而太空中的輻射劑量還不到輻射育種輻射劑量的百分之一。宇宙射線引起的基因變異經常會讓人想到轉基因食品。轉基因作物是將外源基因導入植物體內而培育出的新品種,如轉基因大豆是將非大豆植物甚至動物、微生物的基因導入而產生的變異。而太空育種則是讓作物的種子自身發生變異,沒有外源基因的導入。我國頒布的有關轉基因安全管理規定中特別排除了對自身通過突變產生的新物種的管理,這也說明太空育種是非常安全的,不用擔心其產品的安全性。太空食品是按照人類需要選擇出來的,不是轉基因食品。至于污染,則是栽培方法和使用農藥、化肥的問題。
宇宙葡萄藤—將葡萄藤送入太空以助葡萄酒行業在氣候變化中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