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動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壯大核技術產業規模,助力和平利用原子能事業的發展,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上海市核學會聯合國內外核技術應用相關單位,于2019年11月12-14日在上海南青華美達酒店隆重舉辦了“中國(上海)國際輻射科技產業大會”。
大會伊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首先致開幕詞。理事長指出,核技術應用前景十分廣泛,我國核技術已廣泛應于工業、農業、生物、醫療、食品安全、環保、資源勘探、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產業初具規模,并促進了多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創新發展,具有突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日益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市場的青睞。但現階段我國核技術還有短板,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核技術非動力應用市場還有很多空白點有待挖掘,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希望核行業相關單位能夠借助本次大會,以全球戰略眼光謀劃發展,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對接,充分發揮各自在技術、人才、組織、品牌等方面優勢,圍繞國家戰略,創新合作方式,推進核技術應用發展,積極推動輻射加工、核醫學等在內的核技術應用產品與技術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核學會將一如既往地堅持為廣大核科技工作者服務、為產業發展和創新發展服務,團結廣大核科技工作者,為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明華介紹了此次大會召開的目的、作用等,指出通過展覽、展示、對接和共同商議核技術應用,能推動我國相關科技產業的壯大,期望與嘉賓分享交流科研成果,共同探討輻射科技及產業的未來。
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理事長何作祥指出,近些年核醫學發展速度加快,前景非常廣闊,預計未來兩到三年時間內,核醫學行業產值可達到一百億人民幣以上的規模。
海鹽縣核電產業發展服務局局長孫李峰表示,自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自實施以來,上海與海鹽區域相通,文化相融,上海與海鹽也取得了核技術產業的聯盟化發展,效果顯著。
長三角輻射聯席會會長朱南康指出,在21世紀,人們更加重視健康,而核輻射能夠造福人類,能夠改善人民生活,尤其是放療技術是當下治療癌癥的主要手段之一。
開幕式結束,在場嘉賓參觀了展覽區域,接下來,各位行業專家在《民用核技術》主題報告大會上做了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