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原子能研究院24日在大田ICC酒店舉辦了“小型模塊反應堆(SMR)乏核燃料量削減核燃料基礎技術開發項目成果分享會”。此次活動由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支持實施,旨在推動SMR技術的創新發展,提升其作為下一代核反應堆的技術競爭力。
小型模塊反應堆(SMR)作為未來能源領域的重要方向,其乏核燃料量的有效管理是關鍵。該項目致力于開發新技術,目標到2028年將SMR產生的乏核燃料量減少30%以上。為實現這一目標,項目團隊采用了低濃縮鈾(LEU+)核燃料,通過優化核心設計,提高燃料燃耗并延長燃燒時間。同時,應用抗事故核燃料(ATF)技術,確保反應堆運行的安全性。
項目一期成果顯著,成功發展了SMR核燃料材料及部件制造技術、性能及堆芯分析技術,為LEU+核燃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技術的開發不僅有助于提升SMR的性能,還為其商業化進程提供了有力支持。預計核燃料和堆芯的進一步開發將與國內正在進行的創新型SMR項目相結合,加速其商業化步伐。
此次成果分享會吸引了眾多行業專家和機構的參與。韓國原子能研究院、首爾國立大學和未來挑戰作為聯合主辦方,與韓國電力核燃料公司、韓國水電原子力公司、韓國核安全研究院和創新小型模塊堆技術開發中心等共同出席。韓國共同民主黨議員黃貞雅在會上發表祝賀發言,她強調:“SMR乏燃料量問題是決定SMR技術商業化和國民接受度的最重要課題。”并期待此次分享會能成為擴大社會共識、解決SMR問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