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利時弗蘭德斯地區德塞爾市的放射性廢物地面儲存設施已正式開工建設。該設施將成為比利時低、中放射性短壽命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所,也是該國首個此類設施。
德塞爾此次要儲存的廢物,輻射水平遠低于高放射性廢物,主要源自核電站和其他核設施的拆除,醫院、工業和研究機構也會產生此類廢物。
該儲存設施由混凝土掩體構成,每個掩體內放置大型混凝土容器,放射性廢物將被砂漿封裝。其設計目標是儲存比利時所有現有和未來的低、中放射性短壽命廢物。處置工作預計持續50年,之后設施將被永久密封,采用天然和人工層防止水滲透,形成兩座約20米高的綠色山丘。此后,該場地需至少300年的保護和監測。
比利時總理巴特·德韋弗稱:“核技術仍將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核技術安全可靠、低碳且價格合理,歐盟現已正式承認這一點。此外,它還能助力我國走向能源獨立,在當前地緣政治不確定時期至關重要。”
該項目由國家放射性廢物和濃縮裂變材料管理局(ONDRAF/NIRAS)協調,耗資約2.3億歐元。首批儲存裝置預計2030年投入使用。
目前,比利時仍在研究高放射性廢物的處置方式,這些廢物目前由核電站管理。ONDRAF/NIRAS發言人西格麗德·埃克豪特表示:“深地質處置的原則已獲批準,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