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正為其等離子體襯里實驗(PLX)尋找商業合作伙伴,該實驗平臺旨在探索聚變能和其他高能等離子體應用。有意合作開發這項新技術的公司需在2025年10月4日前提交提案,實驗室預計2025年11月15日前選定合作伙伴。
PLX項目正在開發實現核聚變的新方法。其機器向中心點發射數十束高速等離子射流,射流匯合形成坍縮的等離子殼即“內襯”,該襯套快速擠壓磁化目標,產生發生聚變所需的強烈熱量和壓力,此過程與太陽供能過程相同。
這一方法優勢明顯,無需其他聚變實驗中常見的巨型超導磁體或建筑物大小的激光器,使PLX設計成為更簡單、經濟、緊湊的研究和創造聚變能的方式。
該技術短期(未來一到三年)內可用作獨特測試設施,能重現高超音速飛行器和航天器重返大氣層時面臨的極端條件,幫助公司測試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關鍵部件(如隔熱罩等先進材料)的耐久性,目前能進行此類測試的設施極少。
項目長期目標是在未來十年創造新的清潔能源,使PLX成為通往電網規模聚變能源的可行途徑。憑借模塊化和可擴展設計,有望推動開發出規模更小、效率更高、能生產豐富無碳電力的發電廠。
項目首席研究員馮楚稱,等離子體襯套實驗是聚變能和國家安全應用向前邁出的變革性一步,利用不依賴大型激光器或超導磁體的模塊化、經濟高效平臺,打開了經濟實惠、可擴展解決方案的大門。
此外,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直積極研究核聚變技術。由其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合作,在采用新型診斷平臺的實驗中成功實現聚變點火。此次實驗是實驗室薄化黑腔優化(THOR)窗口系統的首次運行測試,產生了2.4±0.09兆焦耳的聚變能量,并形成“燃燒等離子體”自持反饋回路。早在2024年,該實驗室科學家就曾提議實施“鎢霰彈槍”技術,以增強聚變反應堆的穩定性,注入的鎢粒子能有效與失控電子碰撞,吸收其能量并使其偏離破壞性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