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原子能研究院9月17日宣布,已成功開發出可精確診斷鋼絲繩安全性的無損檢測裝置“Rope Dr”(又稱“繩索醫生”),并完成向專注于設施安全和壽命評估的Pireta有限公司的技術轉讓。此次轉讓內容包括一項專利、設計圖紙及操作程序,Pireta公司計劃借此進軍海上港口起重機無損檢測市場。
鋼絲繩作為滑雪纜車、電梯、港口起重機等大型設備的關鍵部件,長期使用易出現缺陷,需定期安全檢查。此前,韓國一直依賴采用漏磁檢測(MFL)技術的外國設備,該方法雖能同時識別鋼絲繩內部和外部缺陷,但引進和維護成本高昂且耗時,國產設備需求迫切。
為解決這一問題,韓國先進材料研究院材料安全技術研究部姜土博士團隊利用現有漏磁檢測技術,優化設備輕量化設計,使重量減輕30%以上,并在韓國首次設計制造磁場檢測傳感器,確保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Rope Dr”可檢測單股鋼絲中的缺陷,鋼絲繩總截面減少0.5%時仍能保持高性能,與海外設備相當。同時,其價格和維護成本降低一半以上,高容量電池和WiFi數據傳輸功能增強了現場可用性。該裝置安裝簡便,可實時檢測鋼絲繩運行中的內部和外部缺陷,適用于重大事故高風險場所,有望提升設施安全性和檢測可靠性。
這項研究得到貿易、工業和能源部機器人產業技術開發項目支持,該項目于2022年啟動。研究團隊計劃在韓國結構診斷與維護工程學會和韓國無損檢測學會秋季會議上展示“Rope Dr”,與學術界和工業界分享成果。
韓國原子能研究院材料安全技術研究部部長金東鎮表示,該裝置預計將在核電站建設和運營中起重機鋼絲繩缺陷檢查中得到應用,未來將為提高核電站安全性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