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咖啡作為牙買加出產的國際知名阿拉比卡咖啡品種,正面臨咖啡葉銹病的威脅。這種自2012年首次爆發便肆虐加勒比地區咖啡樹的真菌病害,嚴重影響了咖啡生產。牙買加科學研究委員會執行主任查拉·沃森稱,自2012年大規模疫情爆發后,牙買加約三分之一的阿拉比卡咖啡樹受影響,產量下降且危及出口收入。
為此,牙買加啟動誘變育種項目,利用伽馬射線輻照產生染色體變異,誘導出抗真菌和細菌、縮短成熟時間、增強抗蟲性等有益性狀,以對抗咖啡葉銹病等生產制約因素。
一臺新型輻照器安裝在作為西印度群島大學研究機構、擁有加勒比地區唯一研究反應堆的國際環境與核科學中心(ICENS)專用設施中。該輻照器由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技術合作計劃采購,除用于咖啡等作物改良,還正用于開發生姜、山藥和紅薯新品種,這些作物對牙買加糧食安全和出口至關重要,輻照可控制腐敗和害蟲且不影響味道氣味。
ICENS總干事查爾斯·格蘭特表示,短期內該設施對作物改良和綜合病媒管理不可或缺,中長期還將用于延長季節性作物保質期、為醫療設備消毒及協助改進皮膚移植技術研究。工業輻照器技術廣泛應用于食品保鮮、醫療器械滅菌等諸多領域。為助牙買加充分利用該工具,國際原子能機構此前開展國家項目建設相關能力,還設立研究獎學金支持新作物品種開發。
核技術還助力牙買加應對昆蟲威脅。西印度果蠅困擾當地農作物,埃及伊蚊作為基孔肯雅病毒攜帶者損害公共衛生。據牙買加統計局數據,該病毒影響近一半就業人口,每年生產力損失高達3600萬歐元。目前牙買加開展技術合作項目,加強蚊蟲批量飼養和輻照程序能力,驗證昆蟲不育技術(SIT)控制蚊蟲的有效性,提高批量飼養能力開展實地試點。牙買加衛生和健康部病媒控制國家項目經理謝琳·亨特利·瓊斯稱,使用該技術控制埃及伊蚊種群可減少蚊媒疾病影響,提高公民生活質量與國家產出。
在輻射安全方面,自2010年簽署首個國家計劃框架以來,牙買加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密切合作,為核技術安全應用奠定立法和監管基礎。過去15年,牙買加專家接受輻射運輸和廢物安全廣泛培訓,同行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研討會起草管理法規。2015年牙買加通過國家《核安全和輻射防護法》,2020年成立國家監管機構——危險物質監管局。未來,該國將加強在核應用領域參與,新型多用途伽馬輻照器將推動這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