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聯邦大學(SFedU)物理研究所和物理系的師生及研究生參與的年度環境考察活動第一階段,近日在羅斯托夫核電站所在地順利完成。
在此次環境考察期間,考察隊在核電站觀測區開展了大量工作,采集了約140個土壤樣本,并進行了約500次空氣測量,主要目的是確定伽馬射線背景輻射情況。
費德勒 - 桑托夫大學的科學家們對羅斯托夫核電站附近的環境狀況已持續監測25年。他們在核電站觀測區內不同距離的對照點進行直接采樣,這些對照點涵蓋齊姆利揚斯克水電站大壩下游頓河沿岸休閑中心附近區域,以及杜博夫斯基區的區域,且這些對照點是在1999 - 2000年羅斯托夫核電站啟動前監測期間布置的。環境考察隊科學負責人、生物科學博士、副教授、費德勒 - 桑托夫大學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葉蓮娜·布拉耶娃指出,最新的伽馬射線背景測量結果顯示,25年來該區域各項指標均未發生變化,均未超過羅斯托夫核電站觀測區啟動前監測數據,即所謂的零背景值。
此次環境考察活動參與者的研究成果意義重大,不僅將被納入羅斯托夫核電站本年度活動報告的材料中,還具備教育和科學價值。
關愛環境、謹慎利用自然資源和加強國家環境安全是俄羅斯原子能公司和工業企業的優先任務。羅斯托夫核電站廠長安德烈·薩爾尼科夫表示,在羅斯托夫核電站,會定期對所在地區的土地和水生態系統進行工業環境監測,同時獨立專家的研究也十分關鍵,能進一步證實核電站工作的公開性和無條件的安全優先性。
在該科研項目框架內,每年會進行兩次土壤和植被采樣研究。下一次生態之旅將于九月由舊金山教育大學的科學家和學生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