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至27日,第四屆歐亞經濟論壇在明斯克舉行。期間,一場以“2030年前歐亞經濟聯盟主要工業合作領域框架內的核技術發展: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合作互動前景”為主題的圓桌會議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旨在凸顯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在各工業領域應用核技術的能力,展示主要成就、項目和產品,以明確聯盟內部合作互動發展的潛力與領域。來自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與會者,圍繞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在核技術和輻射技術領域的主要成就、發展,以及工業合作潛力展開討論,并確定了有前景的合作領域。圓桌會議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白俄羅斯代表處主任斯坦尼斯拉夫·列維茨基主持。
討論重點聚焦于俄羅斯第四代多用途快中子反應堆(MBIR)項目。該項目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在季米特洛夫格勒(烏里揚諾夫斯克州)建造,為發展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間的科學技術合作提供了契機。與會者還探討了在核和輻射技術領域建立歐亞技術平臺,作為促進工業合作工具的可行性。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國際科技項目總監、MCI MBIR LLC聯合體牽頭方總經理瓦西里·康斯坦丁諾夫表示,核技術發展,特別是第四代反應堆發展,對實驗設施提出新需求。像MBIR這樣的巨型科學設施是獨一無二的研究平臺,有助于邁向下一代科學,其研究在未來幾十年都具現實意義且備受青睞。為未來幾代科學家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至關重要,MBIR是人才培養、培養和教育年輕科學家的搖籃,不僅涵蓋本國科學家和學生,也歡迎外國科學家前來工作,該綜合體符合所有項目參與國的利益。
康斯坦丁諾夫還提到,MBIR不僅在能源領域有應用可能,例如可進行硼中子俘獲療法治療多種腫瘤疾病。盡管反應堆仍在建設中,但已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國際科學平臺,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和組織參與,正在與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積極談判,預計它們將于今年年底加入該聯盟。
會議期間,私營機構俄羅斯原子能公司國際網絡總經理瓦季姆·季托夫介紹了俄羅斯原子能公司的能力和實力,這些可成為與歐亞經濟聯盟國家實施聯合倡議的“工具基礎”。他指出,市場對核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俄羅斯原子能公司占據全球核電站出口市場約90%的份額,其經驗受外國合作伙伴青睞,目前正在7個國家建設22臺核電機組。俄羅斯核工業在全球領先,提供可靠且高科技的解決方案,確保合作伙伴的能源和技術主權,正在60多個國家實施項目,能考慮當地市場具體情況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瓦季姆·季托夫還強調,人們對基于RITM - 200反應堆的低功率核電站很感興趣,尤其是針對偏遠地區和工業設施。“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浮動核電站的運營經驗證明了該技術的可靠性,首座陸基國家核電站即將在烏茲別克斯坦吉扎赫地區開工建設。與俄羅斯合作不僅能獲得先進技術,還能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和實現技能轉移,合作伙伴國將獲得現成基礎設施和培養自身專業潛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