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面向福島縣學生舉辦了首批有關輻射安全的大學講座,旨在協助福島縣實現地區振興。該講座項目是針對2011年東京電力公司(TEPCO)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而實施的。
國際原子能機構輻射防護專家團隊在福島縣環境創造中心為大學生講授輻射安全基礎知識。(照片:S. Moore/國際原子能機構)
領導此次講座團隊的原子能機構輻射和監測部門負責人米羅斯拉夫·皮納克表示:“此次講座計劃旨在讓學生掌握扎實的技術知識,激勵他們并使其能夠引領福島縣的未來,持續安全地恢復當地環境。”
2011年,地震和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致使日本居民撤離家園,至今已過去十多年。在此期間,當地采取的治理措施與自然放射性衰變共同作用,顯著降低了該地區的輻射水平。目前,福島縣大部分撤離地區已恢復適宜居住,孩子們能夠在學校操場上盡情玩耍,徒步旅行者也能在森林中漫步,事故發生后原本限制通行的地方如今建起了現代化房屋。
與此同時,輻射監測、修復工作和廢物管理也在穩步推進。這包括對已收集并目前存放在該縣臨時儲存設施的受污染土壤和碎片進行長期安排。
本次講座以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為基礎,內容涵蓋輻射和輻射監測、環境修復和去污以及放射性廢物管理的基礎知識。學生們還參與了一個研討會,使用不同設備探測和測量土壤、礦物等各類環境樣本中的輻射。
時任福島縣環境創造中心主任的青木宏稱:“我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講座能夠激勵福島縣大學生更多地了解環境輻射這一主題以及該縣當前的環境修復狀況。”
日本外務省國際核合作課課長田中健一郎補充道:“我們希望年輕一代能夠學習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集體知識和經驗,并將其應用于福島縣下一步的重建和振興工作,這也將對國際核安全有所助益。”
該計劃是日本政府依據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于2012年啟動且將持續到2027年的合作協議提出的試點計劃,計劃于2024年底結束。根據該協議,國際原子能機構一直協助福島縣開展與輻射監測、環境修復、去污和廢物管理有關的活動,且相關活動均符合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標準。
參與講座的東日本國際大學學生古地宏樹表示:“講座結束后,當電視或其他媒體報道輻射相關話題時,我希望能夠與周圍的人分享有關輻射的準確信息。”
國際原子能機構將收集并利用首期課程的反饋意見,依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進一步調整課程內容,以滿足福島縣的需求,計劃于2025年返回福島,在更多大學繼續開展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