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新潟縣公布了柏崎刈羽核電站6號和7號機組(ABWR,1,356,000 kW e × 2臺機組)發生事故時輻射暴露的模擬結果。此次模擬依據原子力規制機構(NRA)研究小組實施的方法開展,并結合柏崎刈羽地區的實際情況(涵蓋天氣條件等因素)進行了相應調整。
模擬過程中,研究人員總共考慮了六種情景,其中包括七天后泄壓以及6號和7號機組同時發生事故等情況。針對每個案例,研究人員詳細分析了事故發生后輻射照射劑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以及實施防護措施的最佳時機,并將分析結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制定的各項標準進行了對比。
模擬結果顯示,在距離核電站2.5公里的范圍內,有效劑量可能達到每周100毫希沃特。在此情況下,居民需要疏散或在室內避難;在4.5公里的范圍內,有效劑量可能達到每周50毫希沃特,此時建議居民服用穩定碘片。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種情況均在使用過濾器通風口的多個實際案例中得到了證實。
不過,模擬也表明,在距離核電站約30公里的UPZ(緊急防護行動準備區)內,輻射暴露水平未達到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標準。分析發現,即便人們在戶外,受到的輻射劑量也處于較低水平。若人們躲在室內,尤其是鋼筋混凝土建造的設施中,輻射劑量還能進一步降低。
據悉,本次調查的結果將于6月1日、7日舉行的縣民說明會上進行詳細說明,以便讓當地居民充分了解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