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塔斯社掌握的一份文件顯示,俄羅斯國防部獲得一項機器人綜合體專利,該綜合體可用于搜索并安全清除受污染區域的放射性物質,以便后續處置。
專利文件詳細闡述了這一機器人綜合體的工作原理。“該方法的本質在于,搭載在MI - 8MT型載人直升機上的VKR綜合體(機載偵察綜合體)飛越指定區域,利用探測單元,包括閃爍探測器(BDS)和中子探測器(BDN),探測并記錄點伽馬或中子電離輻射源(IRS)的特性,同時對這些測量結果進行記憶、存儲,并將其傳輸至NVK(地面計算綜合體)。”
這一機器人綜合體配置完備,包含兩架航空型無人機和兩個移動機器人系統(MRS)。這些設備均配備輻射探測器、通信系統以及用于清除污染物體的容器,且均采用遠程控制方式操作,有效避免了操作員遭受輻射暴露的風險。專利文件指出,得益于兩架無人機和兩個移動機器人系統(原文中RTS推測為表述誤差,結合前文應為MRS)的同步運行,搜索并確定輻射區域邊界的效率得以顯著提高。
在實際作業過程中,該綜合體分階段開展工作。第一階段為空中掃描,無人機飛越目標區域,將收集到的輻射背景和地形信息傳輸至指揮所。隨后,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根據傳輸的坐標信息為移動機器人創建包含污染區域和行進路線的地圖。
進入第二階段,移動機器人系統沿著既定軌跡移動,運用三角測量法(即在地面上構建形成三角形的點系統)確定必要的坐標數據。在此過程中,無人機實時對數據進行調整,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當機器人設備探測到危險輻射物體時,會將其放入特殊的防護容器中,以便后續進行進一步處理。整個工作過程通過無人機實時傳輸至控制中心,方便指揮人員隨時掌握工作進展。
專利文件還提到:“根據前幾個階段的工作結果以及綜合體在整個工作周期內的持續時間,指揮官將決定讓移動機器人系統和無人機從工作區域返回綜合體所在地,前往專門指定的地點進行凈化處理。”明確指出,此后該綜合體將被逐步拆除,并返回其永久基地。這一新型機器人綜合體的研發與應用,將為俄羅斯處理放射性污染區域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