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至13日,在復旦大學馬余剛院士的倡導下,“基于SHINE高能強流極化電子束的粒子物理核物理平臺建設研討會”在復旦江灣校區成功舉辦。 此次研討會聚焦于探討利用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SHINE)的電子束,建設粒子物理與核物理實驗平臺。會議邀請了全國相關領域20余位專家的參與。
GeV能區的高能電子束在探測原子核內部結構、強子內部結構以及暗物質粒子性質等基礎科學前沿問題上發揮著關鍵作用。SHINE作為我國新一代大科學裝置的標志性工程,計劃于2027年建成國際領先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光源。其核心加速器能提供能量達8GeV的高品質電子束,束流品質參數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會議在4月13日上午開幕。馬余剛院士代表主辦方復旦大學致歡迎辭,他指出,如何充分挖掘SHINE在能量、亮度、極化、時間分辨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打造粒子物理、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平臺意義重大,對我國的這些領域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引領作用。
此次研討會為國內此領域專家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會上復旦大學符長波教授對平臺建設作了設想與展望。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劉波、范功濤以及復旦大學何萬兵等研究員介紹了 SHINE 的建設進展,還分享了激光康普頓光源、束流測試平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或進展。上海交通大學李數、Kim Siang Khaw教授就基于SHINE的暗物質探測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雷教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李昕、田野、華中師范大學梁啟銘、復旦大學王曦陽等就探測器建設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上海師范大學沈百飛教授展示了正電束相關研究成果,山東大學李夏卿教授討論了極化靶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設想。中國科學院大學吳佳俊教授就基于SHINE的強子物理發展提出了前瞻性建議。
在會議的討論環節,各位參會人員積極交流,共同探討基于SHINE電子束的實驗平臺建設相關問題。SHINE項目建設負責人之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鄧海嘯研究員,上海激光電子伽馬源(SLEGS)線站負責人王宏偉研究員等也出席了會議,在會議討論中給予了指導意見和建議。
本次研討會由復旦大學、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同主辦,組織委員會成員包括馬余剛、符長波、鄭陽恒、范功濤、李數、趙宇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