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暨第7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
眾多“硬核”科技紛紛亮相展區。核技術如何在生態環保領域發揮妙用,核環保企業如何以科技賦能綠色發展,在展會現場,記者找到了答案。
核與輻射領域有支無人應急隊
在浙江國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前,一臺便捷靈動的仿生四足機器狗躍入記者眼簾。只見它背部搭載輻射劑量儀,頭上安裝著360度全景攝像頭,駕馭著靈活的四肢,正在現場有條不紊地開展巡邏。
“它的核心科技,就在背部搭載的這臺輻射劑量儀里。”浙江國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現場參展負責人向記者指了指機器狗身上的罐狀儀器,“這臺看似小巧的軍工級碘化鈉探測器,就像輻射顯微鏡一樣,能夠精準捕捉環境輻射劑量率數值,可以代替人工在各種常規或者復雜的環境中開展不間斷的輻射巡測。此外,我們的機器狗配備了紅外傳感器,可以在封閉空間內進行紅外3D環境虛擬建模,繪制區域三維模型。”
這支來自輻射應急領域的“汪汪隊成員”,在重點核與輻射應用場所和核與輻射事故應急現場肩負著重要使命。機器狗能適應零下20度的極寒天氣,無論是35度的陡坡、還是狹小的工業區樓道、以及完全封閉的隧道和廠區,都會出現它們的身影。
“我們的機器狗在應對突發核與輻射事故時,能夠代替應急人員到達高危區域開展應急監測。同時,監測數據可以實時回傳至應急決策平臺,通過平臺的智能分析,得出應急決策建議,為后續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在降低應急人員暴露于輻射環境中風險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應急效率。”浙江國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現場參展負責人說。
在輻射應急演練的現場,與靈活的仿生四足機器狗協同作戰的,還有充當“天眼”的無人機。
在中陜核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的展臺,一臺體積龐大的無人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在無人機的前側,擺放著一個“黑匣子”。
“黑匣子”里到底藏著什么奧秘?中陜核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傅燕向記者揭曉了答案:“這是無人機航空伽馬能譜儀,其中放置著兩升碘化鈉放射性探測晶體。系統集成后,可應用于輻射應急現場的熱點巡測與放射性礦產調查的場景。”
無人機在天上搜尋放射源,機器狗靈活出入各類應急場景,一張“及時戰得出、隨時響得應”的無人化輻射監測網絡逐步構建。
核技術助力有機固廢快速腐熟
山東省的草莓、海南省的哈密瓜,這些種植在天南海北的水果,都使用了同一種肥料——內生黃腐酸型有機肥。
內生黃腐酸型有機肥的生成,與核環保創新技術息息相關。
“我們通過核工業領域的創新環保技術,開發出一種針對餐廚垃圾尾渣、畜禽養殖糞污等有機固廢的快速腐熟催化劑。將這種催化劑加入餐廚垃圾尾渣、畜禽養殖糞污等有機固廢中,10分鐘內就可以快速除臭,一小時就能產出內生黃腐酸型有機肥。”中核環保下屬公司中核同創(上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馮艷敏介紹道。
大大縮短餐廚垃圾尾渣、畜禽養殖糞污產生堆肥的時長,是這項技術的顯著優勢。“傳統的堆肥技術處置時間長,好氧堆肥最快也要7天,厭氧堆肥普遍需要45—60天,而用上快速腐熟技術,一小時就能解決問題。”馮艷敏告訴記者。
快速腐熟技術產生的肥料品質如何?一組數據揭曉了答案,根據原料的不同,肥料中黃腐酸含量為5%—26%。比如,以餐廚垃圾尾渣為原料,產出的肥料中黃腐酸含量高達26%。
黃腐酸作為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被廣泛應用于增強作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能力,保證穩產增產。在土壤培肥、地力提升、作物增產提質、修復酸性土壤、改良鹽堿地等方面,利用核工業領域創新環保技術開發的快速腐熟肥料,正發揮著重要作用。
“山東的草莓、海南的哈密瓜,都用上了我們生產的肥料。增產效果都特別好,普遍增產20%以上,產品受到老百姓的喜愛。”馮艷敏說。
無人設備加速輻射應急場景升級、核技術助力有機固廢快速腐熟資源化……這些“硬核”科技充分展現了核能領域在“雙碳”目標下的技術創新,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