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ALICE、ATLAS、CMS和LHCb合作項目共同榮獲突破獎基金會頒發的2025年度基礎物理學突破獎。該獎項旨在表彰四支團隊基于LHC Run-2數據(截至2024年7月)發表的科研成果,其發言人代表數千名來自70余國的科研人員領取了獎項。
從左到右:前 ATLAS 發言人 Andreas Hoecker;前 CMS 發言人 Patricia McBride;ALICE 發言人 Marco Van Leeuwen 和 LHCb 發言人 Vincenzo Vagnoni(圖片由 Getty Images for Breakthrough Prize 提供)
該獎項特別肯定了四支團隊在以下領域的貢獻:對希格斯玻色子特性的精密測量、質量生成對稱性破缺機制的驗證、新型強相互作用粒子的發現、稀有物理過程與物質-反物質不對稱性的研究,以及在LHC平臺上對極端條件下的自然法則的探索。
CERN總干事法比奧拉·吉亞諾蒂(Fabiola Gianotti)表示:“我深感自豪,LHC合作團隊憑借卓越成就獲得這一殊榮。這一獎項是對全球數千名科研人員集體智慧與奉獻精神的認可,他們持續推動著人類認知邊界的拓展。”
經與實驗管理團隊協商,突破獎基金會決定向CERN及社會基金會捐贈300萬美元獎金。該資金將專項用于資助合作成員機構的博士生在CERN開展研究,助力其積累前沿科研經驗,并將專業知識帶回所屬國家和地區。
ATLAS與CMS作為通用探測器,承擔著LHC高能質子與離子束的全面探測任務。二者于2012年聯合宣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并持續深化對其特性的研究。ATLAS發言人斯特凡·維洛克(Stephane Willocq)稱:“該獎項是對全球ATLAS合作者共同愿景與不懈努力的肯定。他們的才華、奉獻精神及公共資助機構的支持共同促成了科學突破,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CMS發言人高蒂耶·哈梅爾·德蒙舍諾(Gautier Hamel de Monchenault)表示:“CMS團隊過去十五年持續創新,充分利用LHC數據,對希格斯玻色子進行了系統性表征,并探索了電弱能標及更高能區的物理現象。”
ALICE專注于研究大爆炸后極早期宇宙中存在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GP),而LHCb則致力于揭示物質與反物質間的微妙差異、基本對稱性破缺現象,以及重夸克與輕夸克復合粒子(強子)的復雜能譜。ALICE發言人馬爾科·范·李文(Marco Van Leeuwen)表示:“ALICE團隊因對QGP特性的研究獲此殊榮,新資助將助力培養下一代科學家。”LHCb發言人文森佐·瓦尼奧尼(Vincenzo Vagnoni)稱:“這一榮譽凸顯了LHCb在味覺物理與光譜學領域的重要貢獻,其通過探索物質-反物質不對稱性及發現新型重夸克強子,持續拓展科學認知邊界。”
隨著LHC即將升級為高亮度版本(HL-LHC),其性能將于2030年起顯著提升,從而進一步增強發現新物理現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