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和聯邦環境、技術和核監督局(Rostekhnadzor)代表組成的俄羅斯代表團,向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提交了一份關于俄羅斯聯邦履行《乏核燃料安全與放射性廢物管理聯合公約》義務的國家報告。這份最新的第七份報告是在俄羅斯科學院核能安全發展問題研究所(IBRAE RAS)和聯邦國家預算機構“核與輻射安全科學技術中心”(STC NRS)專家的參與下編寫的。
俄羅斯聯邦通信監督局副局長Alexey Ferapontov在國家報告中指出,俄羅斯完全遵守《聯合公約》的所有要求,俄羅斯聯邦現行的監管體系可以充分確保核能設施的安全運行。他表示,俄羅斯將繼續致力于完善監管框架,以規范乏核燃料和放射性廢物處理的安全。
俄羅斯原子能公司政策主任瓦西里·季寧(Vasily Tinin)負責放射性廢物、乏核燃料以及核與輻射危險設施退役領域的國家政策。在談到過去三年(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所做的工作時,他強調,俄羅斯非常重視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現場客觀展示其在環境安全領域的成就和方法。季寧表示,俄羅斯原子能公司在安全處理乏核燃料和放射性廢物方面實施的一系列項目都取得了成功,因此其經驗可能對其他國家有用,無論是那些擁有同樣廣泛的核能計劃的國家,還是那些開始發展核能的國家。
今年,俄羅斯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報告中列出了以下核燃料閉合循環重點項目:在熱列茲諾戈爾斯克建成了乏核燃料后處理試點示范中心;別洛雅爾斯克核電站開始工業運行采用MOX燃料的100%活性區快中子反應堆;繼續建設放射性廢物處理和處置基礎設施(正在托木斯克州謝韋爾斯克和車里雅賓斯克州奧焦爾斯克建設兩個放射性廢物最終隔離點);建立地下研究實驗室(位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熱列茲諾戈爾斯克)。
此外,報告還介紹了俄羅斯在消除危險核遺留問題方面的成功項目,包括實施了一系列關于處置浮動技術基地“Lepse”和核動力破冰船“Sibir”的工程;液態放射性廢物儲存池的保護;工業鈾石墨反應堆AD和ADE-1(熱列茲諾戈爾斯克)的退役以及一系列其他措施。
《乏核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是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多邊文件,旨在規范超國家層面的乏核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活動。俄羅斯聯邦于1999年簽署該公約,并于2005年批準。根據公約規定,加入公約的國家須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每隔不超過3年召開的審議會議提交履行公約義務的國家報告。報告應反映國家在乏核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管理領域的政策和國家安全法規、實踐、乏核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管理設施清單、其位置、主要用途和最重要的特征;乏核燃料清單;放射性廢物清單;正在退役的設施清單等內容。
“核后端”涉及三個領域的工作:放射性廢物和乏核燃料的安全處理,以及已達到其使命的核與輻射危險設施的退役(NRFH)以及隨后對受污染區域的修復并恢復經濟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