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家小組訪問了地區衛生機構,包括盧旺達布塔羅醫院的癌癥中心。(照片:L. Haskins/原子能機構)
近日,一項國際評估發現,盧旺達已采取重要措施應對全國范圍內的可預防癌癥,但仍面臨提高癌癥綜合治療覆蓋率的挑戰。
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開展的imPACT審查于今年一月份完成,對盧旺達的衛生系統能力以及癌癥治療和控制需求進行了評估。盧旺達衛生部盧旺達生物醫學中心主任Claude Mambo Muvunyi表示:“這次審查非常及時,因為盧旺達目前正在推出新的《2025-2029年國家癌癥控制計劃》和《加速宮頸癌消除戰略》。盧旺達正在不斷努力,為民眾提供更好的癌癥預防和治療服務。”
根據2022年IARC的數據,癌癥已成為盧旺達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每年有7000例新診斷病例和4800多人死亡,部分原因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等傳染病。在女性中,宮頸癌是最常見的癌癥,其次是乳腺癌和胃癌;在男性中,前列腺癌最常見,其次是胃癌和肝癌。
2024年1月20日至25日,國內任務imPACT審查小組在盧旺達衛生部生物醫學中心開始國內考察,并向官員做了簡要介紹。在1月20日至24日的國內訪問期間,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世衛組織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技術官員以及來自非洲和美洲的8名國際專家組成的團隊,會見了國家當局、民間社會、幸存者團體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以更好地了解該國的癌癥控制狀況。團隊還訪問了主要的醫療設施和培訓機構,包括設有盧旺達癌癥中心的盧旺達軍事轉診和教學醫院、基加利大學教學醫院(CHUK)以及全國各地的地區醫療中心。
研究小組對盧旺達加強癌癥控制的承諾以及自2014年上一次imPACT審查以來取得的重大進展表示贊賞。盧旺達目前正在更新其將于2025-2029年實施的國家癌癥控制計劃(NCCP),最近的國際評估建議將有助于為其活動提供指導。國際原子能機構癌癥治療行動計劃項目官員兼imPACT審查小組負責人Laura Haskins表示:“作為一種戰略工具,NCCP對于確保在國家衛生背景下優先對待癌癥,以及指導應對緊迫的癌癥挑戰和資源分配的行動至關重要。”
imPACT團隊還贊揚了盧旺達在癌癥預防方面的努力,包括支持體育鍛煉、加強煙草控制和推廣HPV疫苗接種計劃。盧旺達是非洲第一個引入HPV疫苗的國家,根據國家疫苗接種計劃的數據,到2023年,15歲女孩的首劑接種覆蓋率將達到90%。今年,該國計劃加大力度,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疫苗接種和篩查活動,以消除宮頸癌。
盡管取得了進展,但國際團隊發現盧旺達在癌癥控制方面仍然存在挑戰,包括全國各地專業醫療保健分布不均以及部分依賴外部資金來資助國家衛生計劃。該團隊提出了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敦促盧旺達增加國內公共/私人衛生投資,并強調將癌癥控制納入其他衛生計劃的重要性,以增加獲得服務和轉診的機會。世衛組織代表Brian Chirombo表示:“世衛組織國家辦事處致力于支持盧旺達加強癌癥控制衛生系統,特別是確保與現有規劃和結構相結合。”
考察結束后,研究結果被提交給盧旺達衛生部當局,將有助于為該國制定2025-2029年國家癌癥控制計劃提供參考。盧旺達基加利一家醫療機構擁有兩臺直線加速器,可提供一些放射治療服務,但由于缺乏維修人員導致機器停機,這仍然是及時獲得治療的障礙。imPACT團隊建議根據衛生部的計劃,將放射醫學服務(包括近距離放射治療)擴展到首都以外,并投資培訓以促進國內設備的維修。
此外,核醫學能力正在發展中,imPACT團隊建議擴大專業培訓,包括各種成像方式等。通過技術合作和人類健康計劃,原子能機構一直在支持盧旺達建設能力,以增加人力資源和癌癥控制質量保證等。原子能機構人類健康司應用放射生物學和放射治療科科長Tomoaki Tamaki補充道:“在2014年imPACT審查之后,原子能機構還就放射治療服務的設計和實施向政府提供了專家建議。”這項支持包括一項成本計劃,為該國于2019年開設的首個放射治療中心鋪平了道路。
2022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啟動了“希望之光”倡議,幫助縮小全球癌癥治療方面的差距,重點建立伙伴關系,確保努力發揮最大影響并具有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