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備受矚目的第四代反應堆——熔鹽反應堆(MSR)項目,在因未獲得第四代反應堆可行性研究報告(FEAS)資格而受挫后,正計劃于6月重新申請FEAS。與此同時,另一種第四代反應堆——高溫氣冷堆(HTGR)項目則準備在9月申請FEAS,而鈉冷快堆(SFR)項目則計劃在12月提交FEAS申請。
MSR項目是將核燃料材料融化在氟和氯混合的熔融鹽中,并與冷卻劑和核燃料形成一體結構的創新核反應堆。該反應堆有望實現長時間運行,并具備作為船舶動力源的潛力。然而,此前由于多部委間協調問題,MSR項目在海上絲綢之路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申請中被取消資格。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積極協調業務范圍,以期重新啟動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申請。
HTGR項目則是使用氦作為冷卻劑的核反應堆,其發熱量高達700~950℃,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石油精煉、氫氣生產等需要熱量的行業。去年,該項目已啟動455億韓元的民間配套資金,并開始了概念設計。浦項建設、大宇建設、Smart Power等企業均參與了設計工作。
相比之下,SFR項目則因預算削減而一度失去發展勢頭。今年,該項目的開發預算從70億韓元大幅縮減至7億韓元,降幅高達90%。盡管如此,SFR項目仍決定在年底前申請初步可行性研究。該項目旨在將用于燃燒和處理乏核燃料的鈉冷快堆轉化為發電設備,并通過公私合作方式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政府最初計劃通過價值2.481萬億韓元的“韓國式下一代反應堆技術開發和示范計劃”(K-ARDP)來開展大規模項目,以模仿美國的下一代反應堆示范計劃(ARDP)。然而,目前的方向已轉變為分別開發各個反應堆。這一策略旨在將每個項目作為相對較小的項目單獨處理,以增加通過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帶來了同時管理多個項目困難的現實問題,因為每個反應堆的技術和項目周期都不同。
對于MSR項目的未來規劃,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一位官員表示:“我們目前正在討論各部委的職責。”他同時指出:“由于我們還沒有申請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所以很難談論規模等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