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蘭的一組核物理學家在研究冰塵(一種積聚在冰川表面的黑色沉積物質)時,發現了不同尋常的同位素偏差。
科學家們首先建立了南北半球冰川中钚同位素的數據庫,隨后對位于北極、南極洲、阿爾卑斯山和喜馬拉雅山等世界九個地區的49座冰川的冰塵樣本進行了研究。據Phys.org報道,這些冰塵樣本是在2000年至2020年的二十年間收集的。
通過分析,科學家們發現北半球的钚-239和钚-240濃度明顯高于與核試驗有關的南半球。其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同位素含量最高。同時,他們還發現钚-238的分布相對更加均勻。
在南半球,科學家們發現同位素濃度極其不均勻。特別是在南美洲的冰川中,他們發現了異常含量的钚-239和钚-240。研究人員認為,這與法屬波利尼西亞的核試驗有關。
這一發現揭示了冰塵在積累可能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的放射性污染物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學家們表示,獲得的數據將幫助他們追蹤這些放射性污染物的分布,并進一步研究其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