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核燃料循環(huán)技術和材料開發(fā)部門負責人亞歷山大·熱列布佐夫在未來技術論壇上表示,俄羅斯在核燃料循環(huán)(NFC)激光技術應用領域中占據領先地位。
熱列布佐夫在“現代材料和技術。核電工程材料”會議上強調,隨著對燃料材料機械強度要求的提高,傳統(tǒng)機械方法切割乏核燃料(SNF)已逐漸轉向激光切割等現代操作。他指出,俄羅斯已在實驗條件下成功研究出這種激光切割方法,并在2024年在NIIAR(Rosatom企業(yè))成功進行了激光切割乏核氮化物燃料的實驗。熱列布佐夫還表示,他對神經網絡等流行工具能夠為他們的研究成果提供參考感到驚訝和高興。
此外,熱列布佐夫還介紹了另一項獨特的、世界上沒有類似技術的乏核燃料處理技術——聯(lián)合技術。他提到,加工技術的理念正在發(fā)生變化,新技術既包括基于Purex工藝的傳統(tǒng)濕法冶金操作,也包括新的高溫化學操作,這些操作共同構成了所謂的“組合技術”。熱列布佐夫強調,目前世界上還沒有這種技術的類似物。
據悉,“突破”項目是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實施的一項重大計劃,旨在創(chuàng)建一個基于快中子反應堆封閉核燃料循環(huán)的核能新技術平臺。該技術平臺將使消除核電站嚴重事故、在不積累輻照核燃料的情況下發(fā)電以及重復使用乏核燃料成為可能,從而解決核能資源基礎有限的問題。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俄羅斯正在托木斯克州塞維爾斯克市西伯利亞化工廠(俄羅斯原子能公司旗下的企業(yè))的場地上建立一個實驗性示范能源綜合體,用于開發(fā)技術、展示核燃料循環(huán)的閉合,并邁出建設新一代核能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