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第38屆日本同步輻射研究學會年會和同步輻射科學聯合研討會在筑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原日本物質結構科學研究所(IMSS)所長、現大阪大學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教授小杉伸宏榮獲第8屆日本同步輻射研究協會同步輻射科學獎。
該獎項旨在表彰對同步輻射科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研究人員或研究團體。小杉伸宏教授此次獲獎,是為了表彰他“對利用內殼層激發研究局部電子結構以及同步輻射分子科學所做的貢獻”。
40多年來,小杉伸宏教授一直利用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光譜法研究各種分子的電子結構。他的研究范圍廣泛,涵蓋了從理論到實驗的多個角度,研究對象包括氣體、液體和固體等各種樣品,所使用的光束也從軟X射線到硬X射線不等。X射線吸收光譜法是通過連續改變X射線的能量來測量物質對X射線的吸收程度的技術,該技術可以獲得與分子性質密切相關的電子的多種信息。
自1982年左右,日本首個能夠產生X射線范圍光的同步輻射源——光子工廠投入運行以來,小杉伸宏教授便開始了他在東京大學理學部的研究生涯。他積極地對各種樣品進行X射線吸收光譜實驗,并致力于開發自己的量子化學程序,以便從內殼吸收邊緣附近的結構中獲得有關分子電子狀態的詳細信息。這些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引發了廣泛的聯合研究和國際合作,這種合作一直持續到今天。
在獲獎演講中,小杉伸宏教授介紹了一系列基本的分子體系X射線吸收光譜以及從中可以理解的物理現象。他表示,自己一直專注于X射線吸收光譜研究,原因很簡單,即光束特性直接反映在測量結果中,這啟發他想要提高同步輻射光束的性能。
1993年,小杉伸宏教授轉到分子科學研究所,擔任極紫外研究設施(UVSOR)主任。在此期間,他領導了兩項努力,顯著提高了能量和空間分辨率,其中包括軟X射線吸收光譜。2018年,他出任KEK材料結構科學研究所所長,推動同步輻射設施等不同量子束設施之間的合作,并建立了兩個組織:旨在開展研究所內部合作的量子束合作研究中心(CIQuS)和旨在開展國內外合作的新前沿研究辦公室。
去年年底,小杉伸宏教授結束了為期六年的物質科學研究所所長的任期,目前任職于大阪大學核物理研究中心,該中心是一處處理量子束的加速器設施。他表示:“現在我有了更多的自由,我正在思考各種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