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照食品標簽遮遮掩掩
雖然從種類上看,消費者日常選購和食用的很多食品都屬于輻照食品之列,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自己食用的哪些食品被輻照過。按照國家規定,輻照食品在包裝上必須貼有衛生部統一制定的輻照食品標志,可事實上卻并非如此。
近日,筆者走訪了唐山市內的多家超市,仔細查看了速凍蝦仁、速凍雞腿、袋裝果脯、袋裝魷魚絲等多種食品,發現其外包裝上除了有QS認證標識和綠色食品標識之外,幾乎找不到與輻照食品相關的字樣和標識。
而在泡椒鳳爪、膨化食品和方便面的貨架上,筆者雖然看到個別品牌的包裝袋上標有“采用國際慣用輻照殺菌技術處理”字樣,但是標注文字都非常小,如不仔細查找,實在很難注意到,并且均沒有輻照食品的綠色標識。此外,更多品牌的產品則連這樣的文字標注都沒有。
筆者就相關問題向超市銷售人員咨詢,他們均表示不太清楚何為輻照食品,也沒有顧客詢問過此問題。有的銷售人員含糊地表示,“應該是一種保證食品質量的技術措施吧”,有的則為了打消筆者的疑慮,只是說“這種食品質量絕對沒有問題,一直賣得不錯”。
筆者隨機詢問的幾位市民也都對輻照食品一無所知,他們坦言,自己經常購買和食用這些食品,但一般都是只看品牌、生產日期、保質期這些信息,其余的都沒有太留意。
一位賣熟肉制品的廠家銷售人員透露說,其實很多真空包裝的熟肉制品都經過了輻照處理,但是很少有廠家愿意標明“輻照”標識,其主要原因是害怕引發消費者的疑慮或誤解,因而放棄選購,影響銷售。
消費者因不了解而疑惑
對于輻照食品,有一些消費者因不了解而產生了疑惑。唐山市民周女士對筆者說,她去超市給孩子買零食,意外地在一包膨化食品的包裝袋上發現一行小字:脫水蔬菜、香辛料采用國際慣用輻照殺菌技術處理。周女士不免有些疑惑,“輻照”是不是“輻射”?這樣的食品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呢?
據了解,根據1996年衛生部頒布的《輻照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國家對食品輻照加工實行許可制度;規定輻照食品必須嚴格控制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和限定的劑量標準內;輻照食品在包裝上必須貼有衛生部統一制定的輻照食品標志。此外,國家強制性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也明確規定,經電離輻射線或電離能量處理過的食品,應在食品名稱附近標明“輻照食品”。《輻照香辛料類衛生標準》中甚至規定,除了應在包裝上注明“輻照香辛料”字樣外,最小包裝上也要統一粘貼輻照食品標志。
“既然國家早有相關法規,為什么商家還在明示‘輻照’標識的問題上遮遮掩掩呢?這里面是否存在著職能部門的監管不到位?”周女士表示,消費者應享有這方面的知情權。
輻照是一種先進無害的殺菌方式
那么,輻照食品是否安全呢?筆者從質監部門了解到,輻照是一種新型滅菌保鮮技術。它是運用X射線等對食品進行加工處理,可達到殺蟲、殺菌、抑制生理過程、提高食品衛生質量、保持營養品質及風味、延長貨架期的目的。輻照殺菌的最大好處在于能將那些生命力頑強的細菌徹底殺死,無任何殘留,被許多專家認為是目前最先進、最安全的一種殺菌方式。
目前,這種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無菌食品、脫水食品、延長貨架期食品、凍品、調味品、中藥和保健品中,基本覆蓋了人們日常食用的常見品種,比如泡椒鳳爪、方便面、蝦條等都是輻照食品。且大量衛生安全實驗證明,在規定劑量范圍內輻照的食品不會引起營養和微生物方面的問題,也不會影響食品原味和原有口感,對食用者的健康無害。
專家表示,一提到“輻照”,很多人便會望文生義談“輻”色變,誤以為它與核輻射污染有關。其實輻照加工是一項國際通行的很成熟的殺菌技術,已經在國內外推行了幾十年,對其使用范圍和劑量標準早有嚴格的法規。食品在接受照射時,不直接與放射源接觸,也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因此不存在帶有放射性的問題,食品也不會被污染,消費者不必恐慌,可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