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中核海得威、福晴醫療與中國科大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及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精準醫學裝備研究中心共同成立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精準醫學研究所(籌)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合肥舉行。
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整合雙方現有資源及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需求,瞄準國家戰略需求、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問題,聚焦打造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的協同育人平臺,助力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實現高層次對接。中國同輻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劉蘊韜,中核海得威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文,中國科大生物醫學工程與醫學影像研究中心主任邱本勝,安徽福晴醫療董事長周玉福共同為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并簽署共建協議。
會議期間,雙方就核醫學技術的最新進展、臨床應用前景以及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專家學者們圍繞磁共振引導放療技術進展、基于多肽自組裝的新型¹?F造影劑構建及應用、基于超極化¹³C及氘磁共振代謝成像研究進展、¹³CO穩定同位素氣體國產化情況、¹³C-丙酮酸國內外進展等多個前沿議題,多次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獲益良多。
中國科大邱本勝教授分享《磁共振引導放療技術進展》
中國科大袁月教授分享《基于多肽自組裝的新型19F造影劑構建及應用》
中國科大特聘副研究員李芬芬分享《基于超極化13C及氘磁共振代謝成像的研究進展》
安徽桐源總經理劉振興分享《¹³CO穩定同位素氣體國產化情況》
中核海得威技術帶頭人陳凱分享《¹³C-丙酮酸國內外進展情況》
邱本勝教授對聯合研發中心的成立致以熱烈祝賀,并展望未來能夠充分匯聚多方智慧,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探索新的研究領域、解決當前科學難題,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貢獻中堅力量。
劉蘊韜發表講話,希望此次合作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共享與互補,提高研究效率和水平,強化產學研協同,注重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共同推動核技術的臨床應用與產業化進程。
劉文指出,此次簽署建設聯合研究中心,是對前期合作成果的肯定,也希望未來借助此平臺創新產學研模式,加強人才培養與共享,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以市場化為導向,促進更多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打造校企合作的新典范,為核技術應用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同輻、中國科大、福晴醫療及中核海得威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參加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