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兩會召開之際,江北新區深化“四大行動”增強經濟發展動能,聚焦“六大重點”提升區域發展能級,致力于構建產業科技的新高地與充滿青春活力的新主城。迎接新風口,《新華日報》特別對區內的杰出企業進行了題為《產業科技新高地 青春活力新主城》的深入采訪與報道。其中,鳳麟核中科超精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前沿企業,深入實踐"研學產金"、加速研產貫通,憑借硬科技實力入選報道。
去年年底,2024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在新區舉辦,241所高校將2716項科技成果帶到新區,當中諸多成果都與新區主導產業相匹配,其中包括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先進材料等。
江北新區提出要以“四大行動”(服務企業、項目建設、研產貫通、招商引資)掀起建設發展新熱潮,借力這場國家級盛會,來自江北新區各園區平臺、街道的“招商大部隊”幾乎全員出動至現場,共對接洽談項目400余個。
就是在那場大會上,生物醫藥南京分中心揭牌,落地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建好“國字號”平臺是使命,亦是機遇。截至目前,已有10個項目落地中心。分中心轉化平臺以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為基礎,已有超14億元科學設備,正在規劃設計展示中心、數據中心、交易中心及路演中心。與此同時,中心還發布了早期項目啟動資金、天使基金群、成果轉化保、概念驗證保等金融產品,為“從研到產”的“最后一公里”引“活水”。
“正是在江北新區,我們成功邁向了全面產業化階段。”鳳麟核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何桃感慨。去年,中科超精自主研發的“麒麟刀”腫瘤精準放射治療軟硬件一體化裝備五大系列產品已全部取證上市,創行業最快上市紀錄,成果被評為中國十大重大技術進展,入選國家衛健委“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已在含知名三甲醫院在內的數十家機構廣泛應用,產生了重要的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麒麟刀”并非“刀”,而是高端腫瘤精準放療設備,用“刀”取名是借用手術刀“精準消除腫瘤病灶”的寓意。
走進中科超精車間,一臺設備正在調試中。記者肉眼看到的設備外形,與常見的CT設備并無明顯不同,但其內在大有門道。“公司將鳳麟核40余年積累的中子及輻射輸運計算理論和技術拓展,應用于腫瘤放射治療領域,采用自主研發的放療技術,對腫瘤病灶精準照射,實現‘只殺癌細胞’。”何桃介紹。
我國高端腫瘤精準放療設備領域,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這一現狀不僅限制了國內醫療技術的自主發展,也增加了醫療成本,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去年12月15日,“麒麟刀”腫瘤精準放射治療系統科技成果評價會于南京召開,來自國內多家醫院、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院士專家組一致認為,“'麒麟刀'腫瘤精準放射治療系統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作為中國高端放射治療系統的民族品牌打破了國際壟斷,為實現放療器械國產化高端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科超精“麒麟刀”技術創新產業園區已在江北新區建成投產,是亞洲單體最大的光/電子高端放射治療裝備研發制造基地。車間里正在調試的一臺臺“麒麟刀”陸續已被預訂,有望打破高端放療裝備市場90%被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
在《關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區高質量建設的意見》的重點任務中,第一項就是“構建高效能成果轉化體系”。自開展“研產貫通”行動以來,江北新區聚焦“能產的研”和“有研的產”深度融合,推動“研”的優勢加速轉化為“產”的成果,走訪研發主體352家,梳理研發成果286項、落地轉化120余個,新招引簽約科創項目249項、落地投產14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