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韓國核安全保障委員會正式公布了《2025年核安全保障委員會重大任務推進計劃》,旨在創建一個沒有核電站事故和輻射風險的社會。該計劃圍繞強化核安全對公共安全的責任感和有效性、認真溝通保障公共安全兩大核心目標,提出了六項重點工作。
在核設施監管制度創新方面,委員會計劃將目前在新蔚2號機組(位于蔚山廣域市蔚州郡)試行的連續檢查系統優化并擴大至所有核電站。這一創新舉措將使得定期檢查不再局限于核電站停堆維護期間,而是全年進行,部分檢查將在核電站運行期間進行,從而確保足夠的測試時間,更密切地確認安全性。此外,委員會還將引入“基于風險信息的績效監管”,以有限的監管資源有效地檢查核電站的安全性。
在監管合作與未來核反應堆監管基礎準備方面,委員會將繼續與捷克合作,支持核電行業出口,并對APR1000標準設計批準進行安全審查。同時,為了確保在全球小型核電站市場的競爭力,委員會將建立一個審查制度,以確認正在開發的創新型小型模塊反應堆(i-SMR)設計的安全性。預計該制度將于明年完成,并將為韓國從未商業化的SMR建設以及新概念非輕水反應堆的開發做好準備。
在先進的核事故防范系統方面,委員會已批準了APR1400核電站事故管理計劃,建立了涵蓋從最初事故到所有事故的綜合事故管理體系。該體系旨在預防和減輕重大事故的發生,并確保事故管理策略、實施體系和事故響應設施安裝在核電站現場。此外,委員會還積極準備防護系統,以應對恐怖主義、黑客攻擊等新威脅,并與國防部、國土交通省、警察廳等相關部門建立密切合作體系,制定國家應對計劃。
在強化公共防護安全網與創新傳播方式方面,委員會正在認真開展健康影響調查,以確定輻射對核電站周邊地區居民的影響,并與臺灣建立信息共享系統,更密切地監測福島污水排放的影響。同時,針對去年三星電子器興工廠發生的輻射暴露事件,委員會將完善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在內的報告機構的安全管理體系。此外,委員會還計劃開發多種溝通方式,積極與核電站周邊居民組成的核安全委員會進行溝通,利用都市區現場指揮中心作為共享場所向附近居民提供安全信息。
核安全保障委員會原計劃委員會委員長崔元浩表示:“到2025年,我們將通過將基于科學的核安全監管體系提升到新的水平,竭盡全力創建一個免受核事故和輻射風險影響的社會。核安全與安保委員會將更加受到公眾的信任,我將努力實現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