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納利納核電站
近日,瑞典工程和建筑公司Sweco Lietuva與立陶宛核能與放射性安全研究所(INPP)簽署了一項價值44.8萬歐元的工程協議,旨在評估已拆除的立陶宛伊格納利納核電站放射性廢物深度處置設施(DRW)的環境影響。
根據INPP的聲明,Sweco Lietuva將在一年內對深層處置庫可能建設地區的環境進行全面評估。這一舉措是立陶宛政府為確保放射性廢物安全處置而采取的重要步驟之一。
截至目前,立陶宛已在29個城市確定了77個潛在的處置場建設地點。然而,廢物處置的最終地點尚未確定,預計將于2047年選定。據初步規劃,創建深層放射性廢物處置設施將需要多達200公頃的面積,而整個設施的總面積可能達到三至四平方公里。該地下儲存設施計劃用于存放伊格納利納核電站產生的2400多噸乏核燃料以及約萬噸石墨和其他長效放射性廢物。
據悉,伊格納利納核電站是位于立陶宛東部維薩基納斯的一座已經關閉的兩單元RBMK-1500核電站,靠近白俄羅斯國界。該核電站由蘇聯設計建造,于上世紀80年代投入運行,擁有兩個反應堆,曾是立陶宛電力供應的主要來源,滿足立陶宛約80%的電力需求。然而,由于其反應堆設計與發生嚴重事故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相似,且存在安全隱患,立陶宛為加入歐盟而同意關閉此核電站,一號反應堆于2004年關閉,二號反應堆于2009年12月31日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