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科創板日報》報道,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超導”)已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準備在A股市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并已指定中金公司作為輔導機構。
備案文件顯示,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精達股份”)持有該公司18.29%股份,為其最大股東;公司董事長馬韜控制的共青城超達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11%的股份;上??苿摷瘓F則持有7.98%的股份。
自成立以來,上海超導已完成四輪融資,包括2014年的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創豐資本、冠英資本和上海創投等;最近一次融資是在2023年7月,由允泰資本提供的D輪融資。
圖:上海超導融資歷程;來源:天眼查
盡管《科創板日報》記者在11月28日嘗試聯系上海超導以獲取關于IPO輔導備案和業務進展的更多信息,但截至報道發布時,尚未收到公司的回復。
產品應用于可控核聚變等領域
上海超導專注于高溫超導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以其高臨界溫度和優異的電流傳輸能力而著稱,廣泛應用于可控核聚變、超導電力和高場磁體等高科技領域。
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
一位國內高溫超導帶材企業的投融資負責人向《科創板日報》表示,上海超導作為行業內的先驅,屬于第一梯隊企業。
在客戶方面,上海超導已與南方電網、國家電網、中科院等離子體所、中科院電工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美國聯邦聚變系統公司(CFS)、英國TE公司、聯創超導等國內外企業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松禾資本在10月份的研報中提到,上海超導已具備年產超過1000公里的產能,是全球能夠大規模穩定生產高溫超導材料的公司之一。
高溫超導技術的產業化需要大量的持續投資,特別是在設備擴張、工藝改進和市場開發方面。
對于上海超導啟動IPO的原因,上述投融資負責人分析認為,高溫超導帶材產品是國家戰略性新材料領域的一部分,國家對新材料技術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資本支持。然而,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高溫超導企業的資金壓力也在增加。
該負責人還透露,上海超導可能會在明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IPO的主要目的是擴大產能。根據公司未來三年的產能擴張計劃,可能需要數倍甚至更多的資金來支持生產線的擴展。
每條高溫超導材料生產線的資金投入可能在數千萬元至數億元之間,這取決于不同企業的技術水平。
業內人士還指出,高溫超導材料在某些行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對這項技術的認知有限,推廣難度較大,市場培育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高溫超導材料正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
隨著新能源變革的推進,“高溫超導”和“可控核聚變”等詞匯正成為行業熱點。市場研究預測,全球高溫超導材料市場在未來五年內將以超過15%的年增長率增長。
自去年以來,高溫超導行業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一個重要的行業里程碑是,去年,江西聯創光電宣布世界上第一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裝置投入使用,這標志著國內超導熱加工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金屬熱加工行業中實現了替代性應用,上海超導是其核心材料供應商。
前述投融資負責人表示,“去年至今,高溫超導行業有些像2014年爆發初期的鋰電池行業,處于大規模商用浪潮開啟的拐點。”一方面,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裝置能夠批量生產,推動了對高溫超導帶材的規?;少?另一方面,聯創光電的高溫超導鋁加熱爐已經量產,同樣需要大量的高溫超導材料。
此外,量子信息等應用領域對高溫超導帶材的短期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加上核聚變技術的長期前景,對高溫超導帶材的需求潛力巨大。
以核聚變應用為例,近期能量奇點等公司在核聚變技術上取得了進展。今年6月18日,能量奇點設計、研發和建造的洪荒70裝置成功實現了等離子體放電,該裝置的全部磁體系統均采用高溫超導材料建造,為高溫超導帶材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市場潛在需求。
“不過,從能量奇點的聚變能源產品落地情況看,還沒有大規模放量投產,需要進一步觀察相關高溫超導帶材的應用情況,到底有多大規模釋放。”該人士補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