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煥喬、沈文慶、馬余剛,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黨委書記李燕,中核集團首席專家陳東風,國家科技部項目責任專家秦廣友,項目專家葉沿林、許甫榮、邰仁忠、靳根明、葛智剛、馬中玉等應邀參會。來自原子能院、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全國15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7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準單能伽馬源的光核反應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牽頭,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原子能院聯合申報。該項目以上海激光電子伽馬源裝置為基礎,圍繞核天體過程中關鍵核反應截面測量、光核數據庫的評價、新型激光電子伽馬源等問題開展研究。
會上,張煥喬院士表示,該項目研究有利于我國核物理學的發展和核技術應用,相關成果可為光核反應和核結構研究的應用提供重要基礎,希望能夠集中全國力量,發揮集體智慧,進一步推動工作進展。
沈文慶院士鼓勵利用現有手段圍繞光核反應在基礎研究的前沿方面開展更多創新性研究,針對輻照材料、放射性藥物等國家重大需求開拓新方向,并突破利用軟X射線、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做能量更高、流強更強伽馬源的關鍵技術,力爭達到世界領先。
馬余剛院士指出,近年來伴隨我國科學設備和裝置水平的提高,我國核物理學科發展迅速,在核結構、核反應、核天體、高能物理以及交叉領域產生了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希望加強我國大科學裝置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走向國際化。
李燕表示,項目組應抓住機遇,努力扎實推進項目研究,利用好大科學裝置,為國家戰略需求解決問題,瞄準學科領域的制高點問題開展研究,加強團隊之間的協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會議匯報了“準單能伽馬源的光核反應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執行進展,并圍繞光核物理基礎研究,康普頓伽馬光源關鍵技術研究,光核反應數據庫建庫、應用及檢驗,伽馬源應用研究等方面,共作了15個學術報告,為核天體物理、核結構、核技術等領域中光核反應研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會上,與會代表們進行了積極交流和深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