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在國際上,暗弱的偶發脈沖星被稱為旋轉射電暫現源,它們不像大多數脈沖星那樣持續輻射脈沖,一般僅在很多個周期中偶然發射一個脈沖,因此很難在正常的脈沖星搜尋體系里捕捉到。2006年發現首顆旋轉射電暫現源以來,全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總共才發現了160余顆旋轉射電暫現源。
研究團隊利用自主開發的高效單脈沖搜尋程序,從“中國天眼”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的數據中系統性地搜尋單脈沖。最終,他們發現了76顆新的暗弱的旋轉射電暫現源。
“‘中國天眼’還探測了這些偶發脈沖的偏振信號,觀測結果表明,旋轉射電暫現源的偶發強脈沖與正常輻射的極弱脈沖來自中子星磁層同一區域,這說明旋轉射電暫現源就是偶發脈沖星。”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解釋。
他表示,這項研究對于理解銀河系中恒星死亡后的致密殘骸及其輻射特征具有重要意義。高靈敏度的觀測是揭示這類天體物理特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