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設計開發出具有高選擇性的新型吸附劑材料,離不開對孔道形狀、孔道大小、活性位點分布與性能之間構效關系的理解?;谇捌诖罅垦芯砍晒?,團隊推測含氮位點吸附劑可能對釷離子表現出較好的親和力和選擇性,并基于此設計合成了多種離子型共價有機框架材料(Py-TFImI-25 COF),以及中性非離子型共價有機框架材料(Py-TFIm-25 COF)。這兩類共價有機框架材料除氮位點不同外,結構特征高度相似,為系統地研究氮位點在四價釷離子捕獲中的作用提供了保障。研究過程中,團隊還分析了四價釷離子/競爭離子與氮位點之間的成鍵情況,從電子尺度研究了金屬離子吸附能差異的原因。
Py-TFImI-25 COF 和 Py-TFIm-25 COF 對釷離子和競爭離子的捕獲性能
本研究中設計合成的兩種共價有機框架材料在六價鈾、二價鍶、一價銫、三價鑭、三價鐠、三價釹、三價釤、三價銪和三價釓等競爭性離子存在的10元素介質下,均對四價釷表現出高達102-105的分離因子,優于現有文獻報道中的大多數吸附劑。與此同時,團隊進一步開展研究,通過態密度圖和差分電荷分析,發現釷離子和鑭系離子之間的分離原因,是由于錒系元素的5f和6d軌道間的能量差小于鑭系元素4f和5d軌道之間的能量差所致。吸附過程中,水合釷離子中的一個配位水分子被共價有機框架結構中的氮原子取代,形成釷-氮配位鍵。不同氮位點對釷的親和力不同,中性非離子型共價有機框架材料比多種離子型共價有機框架材料的釷離子捕獲能力和速率更為顯著,證明了苯并咪唑氮位點是吸附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
Py-TFImI-25 COF吸附釷離子和競爭離子的態密度圖和差分電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