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激光掃描技術繪制的鈾钚提取廠布局圖
美國環境部里奇蘭行動辦公室承包商中央高原清理公司(CPCCo)的設計團隊正在使用3D激光掃描技術收集數據,支持設施拆除。
該技術使用激光從不同角度捕捉物體的表面和形狀信息,收集數百萬個數據點,并將這些信息疊加高質量的照片,形成能夠強調最小表面細節的掃描圖像。
收集到的大量細節使設計師能夠建立最精確的3D計算機模型。這些模型可以提供設施及其內容物的精確布局,大到法蘭、管道、貯罐和閥門,小到螺母和螺栓。
該技術可以隨時捕捉危險區域的綜合布局和配置數據,包括數十年未曾調查過的區域,極大地提高了拆除作業的安全性。當工人需要實際進入時,了解系統布局和配置可以進行可靠規劃,從而降低風險,使工作更有效率。
工作人員使用氧化還原廠的 3D 激光圖像確定混凝土墻切割的安全位置
CPCCo正在漢福特中央高原的清理項目中部署3D技術,包括鈾钚提取廠(PUREX)、廢物封裝貯存設施(WESF)和氧化還原廠(REDOX)。這些數據不僅有助于制定工作包、取樣計劃和進行拆除準備,而且還可以用來進行設施的虛擬巡視。
在PUREX廠,工作人員正在使用貯罐、廠房、管道和輔助設備的數字模型支持正在進行的清污活動。對于WESF的工作人員來說,利用3D掃描結合建筑的設計修改,可以為設備安裝做準備,這些設備將把近2000個廢物容器從老化設施的水下貯存池運送到一個新的干法貯存設施中。在REDOX廠,3D掃描被工人用來確定混凝土墻的開鑿位置,以安裝一個新的卷簾門,這樣可以在設施拆除前移除沾污設備。
在過去,項目不得不依靠老舊圖片圖紙,查找時間長,而且可能無法代表設施的實際狀況。利用3D圖像和模型,每個人都可以根據相同的最新信息進行工作,工作人員可以看到設施現狀,消除未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