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地下實驗室,位于肅北縣馬鬃山地區的茫茫戈壁灘上,作為建設工程EPC總承包方,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北山項目部,承擔著地下工程及輔助系統、地下現場試驗研究平臺設施、場區地表實驗設施等建設任務。2019年,項目經理趙曉峰來到這里,從此便在戈壁灘上開啟了迥然不同的工作和生活。
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北山項目部 項目經理 趙曉峰:“北山地下實驗室建設工程簡稱龍泰工程,它是由地表、地下和場外三部分工程組成的。其中地下工程是我們的主體工程,是由一條螺旋斜坡道,3條豎井和兩個實驗室平巷組成。其中螺旋斜坡道掘進了700多米。”
2022年,當斜坡道掘進到了430米處,科研人員發現圍巖比較破碎,便提出改變原有設計,取消支護裸露一段圍巖,以方便科研觀察和科研試驗,但施工技術人員認為這樣會產生較大隱患。
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北山項目部 項目經理 趙曉峰:“雖然有風險,但這個項目從開始到結束是始終服務于科研的。國家投資這么多資金就是為了獲得科研數據,我們不是討論行與不行,而是要怎么干。”
隨后,設計、安全、預算等部門人員,下井實地研究可行方案,并在模型里不斷進行驗算,最終創新探索出一套打錨桿加鋼絲網支護與鋼拱架相結合的施工工藝,成功完成了科研觀察窗的支護任務。
和趙曉峰一樣,今年也是項目設計負責人孫永強來北山的第4年,從前期科研立項到設計施工,從“四通一平”工程完成到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他見證了項目進展的每一步。
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北山項目部 項目設計負責人 孫永強:“這么多年來,我們設計的理念、藍圖,最終一步步地變為現實,我們心里還是挺欣慰的。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把這個北山地下實驗室建成一個國際一流的地下實驗室。”
中國北山地下實驗室項目最大埋深560m,建成后將是功能齊全、參與范圍廣泛、世界先進的地下實驗室,將為建設高放廢物深地質處置庫,加快高放廢物安全處置進程,保障核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科研平臺。項目的關鍵性主體工程——螺旋斜坡道工程由中鐵十八局承建,全長約7.2公里,由地表向下順時針螺旋式掘進,在極硬巖中每向前開挖10米,高度就要下降1米,施工難度非常大。2022年11月18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大坡度螺旋隧道掘進機“北山1號”投入使用,使地下試驗室斜坡道掘進實現了水平255米轉彎半徑、同時豎向430米曲線半徑螺旋式向下掘進,同時突破了連續完整極硬巖破巖技術難題。截止2023年3月,“北山1號”掘進總長已達到300米,斜坡道掘進累計完成780米。
在北山,有一句名言,只有荒涼的戈壁灘沒有荒蕪的人生。和趙曉峰、孫永強一樣的建設者們懷揣著以身許國、投身核工業建設的初心來到這里,成為了一個個默默奉獻的追夢人。他們無懼嚴寒酷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