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中國核能與安全高等研究院2022年度工作總結大會會議現場
會上,核高院各研究方向帶頭人,首先進行了2022年團隊工作總結匯報。核數字化與系統工程方向帶頭人楊明,分別從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總結了團隊在2022年度各項工作中取得的進展及成果,并制定了2023年度的目標及工作計劃,對預期成果進行了展望,包括: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大項目組織申請力度,實現新增科研項目立項數量和科研經費翻倍;策劃在核安全與可靠性工程領域與中核集團及中廣核集團合作持續主辦系列性國際會議;策劃并組織申請省部級以上平臺;組織專著的編寫及參與新國際標準制定工作;加大教改項目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工作,爭取在比賽獲獎人數和名次上有新的突破。最后提出了團隊目前尚存的問題及改進建議,建議在核專業課程設置、教師任課課時要求、研究生名額分配方法等方面嘗試制度革新,并建議拓展研究生招生渠道和數量,以解決新引進教師課程數量不足及指導研究生數量短缺等問題。先進核能技術開發方向帶頭人黃熙,就團隊在2022年度新增科研項目、新增論文、已有科研項目推進、核高院建設工作等方面進行了總結,并匯報了團隊計劃在2023年的工作重點,包括:協調推進國家項目申請與立項(科技部、基金委、國防軍工)、力爭實現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推進畢業生專業對口企業就業、保障已獲得科研項目順利完成、拓寬國內外科研院所合作渠道、力爭解決實驗場地不足的問題、探索解決研究生數量不足問題。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方向帶頭人劉國卿,從教研工作、科研工作、合作交流三方面,總結了團隊在2022年度取得的優秀成果與重要進展。在2023年的工作安排中,就申報項目、成果轉化及平臺搭建等方面做出了科學的規劃,重點謀劃了輻射防護服、輻射防護手套、放射性在線監測裝備、輻射探測材料與器件、高輻射場輻射劑量計、RCPB泄漏在線監測裝備等科研成果的應用推廣工作,以及籌建“核與輻射安全”深圳市重點實驗室、成為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共建核與輻射科普平臺、共建流出物實驗室等平臺建設工作。
圖2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方向帶頭人劉國卿作年度總結匯報
核設施運行狀態智能監測技術與裝備方向帶頭人胡世鵬,總結了2022年度團隊在統籌、協調與推進深大微堆退役及新堆立項與建設工作,協調、組織與海能達、中國電子的項目合作工作,以及核高院第二屆理事會籌備等公共服務輔助工作上取得的里程碑式重要成績。并對2023年度,團隊在新堆立項,各類項目申報、深圳高純鍺材料與探測器研究與制造重點實驗室改造與升級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匯報。
圖3 核設施運行狀態智能監測技術與裝備方向帶頭人胡世鵬作年度總結匯報
核設施退役與放射性廢物治理方向帶頭人王吉浦,對團隊在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社會服務等方面2022年取得的優秀成果及2023年預期的工作計劃進行了匯報,包括:申請放射性廢物儲運特色短課,成功申報教改項目1項;國自然面上項目“放射性淤泥處置”、深圳市技術攻關重點項目“核電廠乏燃料及放射性廢物貯運裝備關鍵技術研發”、中核領創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的成功立項;橫向項目及微堆退役工作的順利開展;成功申報多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及創新發展基金項目;為國防科工局提供核設施退役數字化方案等。核高院行政負責人岳潔萍,對2022年度核高院建設及公共服務工作取得的成績進行了總結,她表示2023年將繼續為核高院發展做好行政服務及各項保障工作,協助推動核高院“深大新堆”立項、人才引進、深圳市核與輻射三年行動計劃、核科普基地建設、核科技成果產業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會議最后,核高院院長劉永對核高院2022年度的各項工作進展進行了總結性發言,并對核高院下一步在科學研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平臺建設等四方面工作布局做出了重要指示:(1)科學研究方面,2023年核高院要拓寬項目申請渠道,加大核能開發等國防項目的申報力度,實現科研經費翻一番的目標,并對各研究方向下達2023年度科研成果預期指標,激勵各研究團隊在今年取得的優秀成果基礎上更上一臺階。(2)人才培養方面,2023年核高院將大力引進學科建設與科研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同時加大對現有人才隊伍中的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全面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壯大核高院人才隊伍。同時要做好教學及招生工作,建立本科生導師制度,努力推進核高院獨立招收研究生工作的落實,加強核學科的科普宣講工作,定期舉行學生交流會,實現本科生與研究生聯動,全方位提升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人數和質量。(3)社會服務方面,核高院院長劉永強調,2023年是“社會服務與成果轉化年”,核高院作為企校合作的重要平臺,應聚焦國家、區域、行業的發展需求和“卡脖子”難題,在2023年進一步與中核集團及各成員單位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合作各方的優勢,借助中核集團5+5產業基金,打通基礎科研、應用開發與產業發展鏈條,全面推進原創性、引領性的基礎科研的成果轉化工作,全方位、多層次提升社會服務能力。(4)平臺建設方面,2023年要緊緊圍繞行業面臨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大需求,努力建成兩個核數字化中心,加強對傳統核學科與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交叉的扶持力度。
圖4 核高院院長劉永作2022年度工作總結及2023年度工作部署
2023年,核高院全體教師將繼續高質高量做好教學、科研及核高院建設等工作,團結一致為深圳大學核學科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