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的原子能機構出版物提供了對 2013 年在墨西哥 Hueypoxtla 發生的一起事件的詳細描述和分析,在該事件中,一輛運送遠距離治療裝置頭部的車輛被盜,裝有鈷 60 放射源的裝置被從其屏蔽層中移除,最終被丟棄在無人居住的農田中。(照片:中新網)
每年有超過 2000 萬批核材料和放射性材料通過空運、海運、鐵路和公路安全運輸。從歷史上看,放射性物質運輸過程中的緊急情況沒有產生或產生非常有限的放射學后果,這些都已迅速得到解決。然而,無論運輸放射性物質的包裹多么安全,在運輸過程中仍可能發生緊急情況。
原子能機構最近發布的事故響應專題出版物《Hueypoxtla 的放射性事件》提供了對 2013 年 12 月在墨西哥 Hueypoxtla 發生的此類事件的詳細說明和分析,該事件發生在放射源運輸過程中。一輛運送用于癌癥治療的遠距治療裝置頭部的車輛被盜,裝有鈷 60 放射源的裝置被從其防護罩中取出,并最終被丟棄在無人居住的農田中。經過密集的搜索和回收操作,一周后回收了源。
該出版物為負責相關應急響應的組織和人員確定了事件的教訓,以幫助加強核安全和安保。
Hueypoxtla 事件表明,與放射源沒有直接關系的安全事件可能會導致在不可預見的地點發生放射緊急情況,因此,應該制定強有力的應急準備和響應安排。
該報告的結論是,沒有任何一個機構可以單獨負責這種響應,需要一個描述相關機構和響應組織的作用、責任和資源的國家輻射應急響應計劃。
“雖然在這次事件中不存在這樣的應急計劃,但一些響應人員在 2011 年瓜達拉哈拉泛美運動會期間就重大公共事件的核安全安排進行了培訓和合作,并且由于這一經驗,他們知道哪些機構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并聯系合適的人員,”國際原子能機構事件和應急中心主任卡洛斯·托雷斯·維達爾說。
該出版物得出結論認為,不僅需要對應急響應機構進行充分培訓,還需要對安全和執法機構進行輻射防護基礎知識和輻射應急響應方面的培訓。
該出版物面向主管當局、監管機構、第一響應組織、執法機構和范圍廣泛的專家,包括參與應急響應的醫療專業人員、應急響應規劃人員和負責放射性物質輻射防護和核安保的人員,包括涉及托運人、承運人和收貨人的運輸業務,以及使用放射性物質的設施。
該出版物描述了原子能機構在事件響應中的作用,該事件在收到初始信息后啟動了原子能機構的事件和應急響應系統(IES),導致信息在事件和緊急情況信息交換統一系統上發布(USIE) 所有 IAEA 成員國均可訪問。
當時,國際原子能機構向墨西哥發出了“斡旋提議”,詢問墨西哥是否需要任何援助來應對這一事件。援助是通過原子能機構響應和援助網絡(RANET)進行協調的,該網絡使各國能夠登記其協助其他國家響應核或輻射事件或緊急情況的能力。迄今為止,已有 39 個國家注冊了 RANET。
該出版物是IAEA于 1988 年推出的事故報告系列的一部分,旨在通過向全球受眾提供從事故中汲取的教訓來加強核安全和安保。“原子能機構事故報告是全世界核安全和核安保專業人員學習其他國家經驗并為本國收集良好實踐的寶貴資源,”托雷斯維達爾說。“我們鼓勵各國報告事件,分享經驗教訓,幫助加強其他國家的應急響應和準備工作,以保護人類和環境。”
今年,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了一份關于涉及放射性物質運輸的核或輻射緊急情況的準備和響應的具體安全指南(SSG-65)。它提供了有關放射性物質運輸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建議,包括當源被盜等核安保事件被確認為始發事件時對應急響應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