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 常抓不懈 他們從未停歇
無損檢測技術是利用物理信號通過非破壞方式推測材料內部缺陷的技術。要求檢測人員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物理數學基礎、材料學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產品測試經驗。不同類型復合材料的成型工藝,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的缺陷也各不相同,這就造成了檢測難度大,需要不斷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并不斷付諸于實踐,熟知工業CT等設備關鍵參數的選擇,從而提高檢測技術水平。
預備黨員董家駒和作為發展對象的李陳,白天在現場完成檢測任務,晚上翻看工藝文件、檢測理論并系統學習復合材料檢測工程應用方面的知識,成功解決多個新工藝產品的檢測難題,為預研產品的研制提供重要的數據,讓黨旗飄揚在生產一線。正是突擊隊員常抓創新,并以此為動力,才能不斷推進無損檢測和型面檢測專業的發展,保證又快又準地完成檢測任務。
戍守一線 后墻不倒 他們勇往直前
蘇州廠房型號產品生產任務進入攻堅、沖刺階段,無損檢測黨員突擊隊成員自告奮勇,出差蘇州,堅守外場,保障緊急測試任務。
蘇州同時面臨場地新、人員新、設備新的困難,黨員突擊隊成員逐個擊破,邊建設邊工作,與廠家視頻調試設備,培訓檢測原理及設備關鍵參數,就地在蘇州廠房建立起無損檢測能力。
在某產品首件生產期間,連續多日需半夜進行超聲檢測,老黨員賀鎖讓和年輕黨員劉格良一起接力協作,不管多晚,都全力以赴做好檢測工作,并第一時間反饋檢測結果,以最快的速度為后續科研生產任務搶出寶貴時間,保障了產品萬無一失、順利交付。
產品因制造工序復雜、周期長,無損檢測作為最后一道工序被排到在夜里10點之后。檢測人員把檢測任務需求作為沖鋒的號角,堅持全天候、全方位服務,只要檢測現場有召喚,他們便會立即奔赴現場。
老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沖鋒在前。有榜樣的地方就有進步的力量。年輕黨員傳承接力,賡續紅色血脈,以自己的擔當和信念,將滿腔熱血獻給國防科技事業。
接力協作 駐扎外場 他們義無反顧
北京所內、蘇州、涿州、固安等地生產任務同時進行,無損檢測與三坐標測量需同時保障跟進。無損檢測組人手有限,檢測設備緊張,加之疫情影響以及重要會議期間進出京管控加嚴的影響,出差變得尤為艱難,多地的檢測保障任務難以同時進行。
“短線任務”不能停,“重點項目”不能斷。為此,無損檢測組統籌安排,通過輪流派出檢測人員常駐各生產基地、遠程技術溝通、隨時調配檢測設備等方式保證多地同時進行的檢測任務。出差人員已駐扎外地一線奮戰三個月,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
作為技術負責人,高曉進同志時刻與各個生產現場的突擊隊檢測人員保持聯系,無法現場指導時,通過視頻溝通的方式及時解答技術問題,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最終,“短線任務”、“重點項目”一個也沒耽誤。
憑著“后墻不倒”的信念,再嚴峻的挑戰也能在共產黨員手里拆分、解決。矢志不移,艱苦奮斗,他們時刻牢記并踐行黨旗下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