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Humanitas大學的Martina Sollini博士領導的一個小組發現,PET/MRI似乎提供了一些好處,如對感染和炎癥進行成像的能力,以及與PET/CT相比減少的輻射劑量。
“PET/MRI技術被證明在感染和炎癥中是有用的,優于每一種單一的形式和/或在許多情況下有助于診斷,”作者寫道。
F-18 FDG PET/MRI捕捉到的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圖片由核醫學研討會提供。
近年來,PET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混合PET/MRI掃描儀現在提供了更大的軸向視野,從而導致更高的靈敏度。但是要理解這項技術的好處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索利尼的團隊試圖通過文獻綜述來做到這一點,其中包括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從PubMed收集的65篇文章。
審查顯示了以下情況:
大多數PET/MRI研究(65例中的55例)集中于炎癥。
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關注領域(65例中的30例)。
該團隊觀察到,在研究的時間框架內,骨和關節出版物(65篇中的12篇)呈增加趨勢。
其他PET/MRI研究側重于神經病學(65例中的11例)和炎癥性腸病(65例的8例)。
F-18 FDG和Ga-68 DOTA-FAPI-04是PET/MRI最常用的放射性示蹤劑。
研究人員指出,PET/MRI有一些必須考慮的缺點,包括高成本,目前掃描儀的可用性有限,以及與基于MR的衰減校正相關的挑戰。但總的來說,根據作者的說法,這項技術顯示出了前景。
“我們的綜述證實了混合PET/MRI的能力——在單一模式中結合了MRI的高軟組織對比度、高分辨率和功能信息,以及PET技術提供的分子信息——對感染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的管理產生了積極影響,對廣泛的診斷適應癥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興趣,”他們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