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用于生產裝載放射性鹽的納米載體,用于成像和治療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用于生產載有放射性鹽的納米載體,用于成像和治療。由于這些納米載體的組裝非常簡單,因此該創新非常適合臨床研究和癌癥治療。
研究結果發表在《高級治療學》雜志上。
化療是一種旨在攻擊轉移性腫瘤的治療方法,但不幸的是,這種方法有許多不良副作用。由所謂的聚合物膠束制成的納米載體是一種有前途的、毒性較小的化療藥物替代品。膠束是微小的球體,可以在其核心內攜帶物質。
“臨床醫生已經發現越來越多的聚合物膠束應用,主要用于攜帶化療藥物,”該文章的合著者、應用輻射和同位素副教授 Antonia Denkova 解釋說。“他們最大的優勢是減少了對健康組織的毒性,這意味著你可以給病人多次治療。”
Denkova、研究員 Rienk Eelkema 和博士生劉歡歡提出了一種放射性標記方法,他們設法將放射性物質裝載到膠束的核心。從業者可以在掃描中使用放射性標記來跟蹤這些放射性粒子在患者體內的最終位置,以及腫瘤占據了多少膠束。
“這種新方法允許包括用于 SPECT 或 PET 掃描的放射性核素,這是兩種非常常用的核成像技術,”登科娃說。“這可以幫助臨床醫生評估患者是否可以從膠束化療中受益。”
根據 Denkova 和 Eelkema 的說法,他們的新方法最重要的部分是它非常簡單,一步即可完成。“它實際上只是混合聚合物和放射性核素,這些都可以從商業來源獲得,”有機化學副教授 Eelkema 說。
“如果你是醫院的醫生,你永遠不會制造自己的聚合物,因此標記這些顆粒的老式方法對從業者來說是完全遙不可及的。因此,這種方法的簡單性消除了生產過程漫長而復雜,是應用的典型障礙。”
研究表明,放射性標記方法與放射性銦 (111In) 成像效果很好,但研究人員還表明,他們可以在膠束中加載治療性放射性核素,如镥-177。這開啟了所謂的治療診斷治療的可能性,一種治療和成像的結合,可能應用于不同的腫瘤。
除了臨床應用外,這種新方法還可用于醫學研究,例如開發新的藥物載體制劑。“我可以想象,放射性標記方法對于任何研究聚合物膠束的人來說都非常容易,并且有不少科學家正在研究它們,”登科娃說。“對于許多靶向研究,你只是想知道你的粒子最終在哪里,而這種方法真的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Eelkema 補充道。
該研究還表明,膠束不會丟失放射性物質,并且它們在體內完全穩定。Denkova:“這個想法是為了表明我們可以將這種方法帶到臨床。有很多不同的配方你能想到的,而不僅僅是我們特別使用的膠束和放射性核素。”
除了醫療用途外,研究人員還可以想象他們的方法完全有其他用途。“其他人可能想在膠束中放置不同的金屬氫氧化物納米顆粒而不是放射性物質。也許他們可以例如將它們用作催化劑,”登科娃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