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說,利用「體內放射治療」醫治肝內膽管癌副作用不大。(林漢山攝)
中大醫學院的研究發現,以「體內放射治療」結合傳統化療醫治肝內膽管癌,比起只是用化療,病人的平均存活率可由大約12個月增加至21個月,大約四分一病人的腫瘤縮小。
負責這項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說,「體內放射治療」是將一種放射性物質同位素「釔90」,經肝臟血管注到腫瘤旁邊,利用幅射線近距離殺滅癌細胞。
另一名負責研究的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教授陳林說,「體內放射治療」的副作用不大,9成病人治療后只會感到少少肚痛、疲倦等,征狀大約一至兩星期后就會消退,只有少于10%病人會出現中度至嚴重副作用。
陳林又說,這項結合療法的研究已經在著名醫學雜志《Liver Cancer》發表,但用「體內放射治療」醫治肝內膽管癌,現階段仍未在本港公立醫院廣泛應用,如果在私營醫療機構接受治療,費用可能需要30至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