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拉索”如何建成十八只探測宇宙之“眼”?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昵稱“拉索” 。“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是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的重要探測系統之一,由18個斜沖向天空的“大箱子”組成,“大箱子”內部裝著很多精密的設備,每臺設備都凝聚著科研人員的智慧和心血。陣列建設過程中他們遇到哪些技術挑戰?團隊年輕人為什么沖勁兒十足?
推薦閱讀
1998 年,研究人員發現中微子在旅行時會改變它們的“味道”。這種行為只有在中微子有質量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這與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初始假設相反。這種超標準模型行為的發現得到了 201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認可,推動了通過越來越精確的實驗來表征中微子振蕩的巨大努力。
2022-08-04
星系團讓我們能夠在實驗室里無法重現的環境中研究各種各樣的過程,包括磁學和等離子體物理。當星系團相互碰撞時,大量能量被注入熱等離子體的粒子中,產生了射電輻射。而這種輻射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和規模。
2022-08-04
我們星球的大氣層不斷受到宇宙射線的轟擊。這些由能量極高的帶電粒子組成。作為參考,這比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日內瓦附近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所達到的能量多一百萬倍。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高能粒子來自外太空深處,并已旅行了數十億光年。
2022-08-01
趙碩在云致辭中表示,高能所校園宇宙線的公益團隊入選了今年國科大基金會首次舉辦的 “創益家“公益項目。他期待國科大基金會與關工委還有高能所一起把校園宇宙線團隊做好做出特色,做出高能所的學科優勢,共同聯手打造出一支有公益影響力的科教團隊。
2022-07-28
美國普渡大學科學學院達里爾·格蘭杰教授最新設計了一種測定洞穴沉積物年代的方法,他和同事使用了一種叫做加速器質譜的勘測技術測量巖石中的宇宙源核素。宇宙源核素是由宇宙射線產生的極罕見的同位素,入射地球的宇宙射線擁有充足能量在地表巖石內部引起核反應,在礦物晶體中產生新的放射性同位素。
2022-07-27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