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的伊格納利納核電站(INPP)1號機組在5月11日將最后一個裝有損壞的廢棄核燃料的集裝箱運往臨時儲存設施后,已排空所有燃料。
(圖片:INPP)
該機組的受損燃料管理工作從2020年9月開始,上個月,最后16個受損燃料組件被加工并放置在一個特殊容器中裝運。臨時儲存設施中總共有190個容器,受損的燃料將裝滿其中的22個容器。
“受損燃料管理是第一次,技術上復雜且耗時”,INPP總干事Audrius Kamienas表示:“我們特別高興的是,員工的專業和協調工作讓我們成功完成了1號機組燃料的運輸,并在兩周前開始處理2號機組損壞的燃料。”他補充說:“這是整個INPP放射性廢物管理過程中寶貴的經驗和重要的階段。”
5月5日,在將受損燃料管理系統設備從1號機組運送到2號機組后,189個受損燃料組件中的前兩個已得到處理。所有受損燃料管理工作計劃于2022年10月完成。
INPP說,通過適當的措施,可以確保受損的燃料管理過程的安全,包括核安全和輻射安全,對人員,人口和環境的影響。
作為加入歐盟的條件之一,立陶宛同意關閉伊格納利納1號和2號反應堆。1號機組于2004年12月關閉,2號機組于2009年12月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