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今在日本“3·11”大地震與福島核事故發生將滿十周年之際表示,福島事故發生后的十年,也是全球核安全不斷提升和改善的十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將繼續協助日本和其他所有成員國,進一步加強核安全,讓安全、穩定與可持續的核能最大程度的發揮潛力。
格羅西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十年前的3月11日,日本東部的大地震撼動了亞洲的海床。震動的程度強烈到連地軸都發生了偏移。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設備正如最初所設計的那樣,做出了應有的反應,停止了運轉,控制棒插入了反應堆芯,冷卻系統也啟動了。然而,大約一個小時后,巨大的海嘯席卷了整片土地,摧毀了日本的沿海海防與核電站的安全系統。”
格羅西表示,“雖然后續的破壞導致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但迄今為止,科學家尚未找到證據證明,事故造成了由輻射所引起的健康問題。”
格羅西表示,“海嘯發生幾天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組就飛抵了日本,幫助核電站的工程師評估受損情況。過去十年間,原子能機構始終為日本提供支持,目前我們正在幫助該國應對核污水的問題。”
格羅西表示,自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各成員國付出了數千個小時的努力,累積了數千頁的數據和知識,“事故發生幾個月后,原子能機構就制定了完整的行動計劃,以加強全球的核安全框架,并得到了成員國的支持和通過。”
格羅斯表示,“在世界各地,工程師們仔細檢查反應堆,并進行了必要的升級改造。今天,幾乎所有擁有核電站的成員國,都已經完成了‘壓力測試’,其中許多國家還接受了原子能機構專家組的互評。”
格羅西表示,原子能機構已就促進現有及在建核電站的清潔核安全措施建立了統一平臺,“我們的工作不僅帶來了核電站安全領域的切實進展,還培養了持久和強大的全球安全文化。”
此外,格羅西表示,原子能機構還制定和改進了安全標準、規范和指南,《維也納核安全宣言》的通過,讓《核安全公約》的原則在所有締約方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格羅西表示,“福島的重要教訓是,監管方必須強勁、獨立,并擁有充足的資源。以國際原子能機構為中心的強大且常態化的安全框架至關重要。因為核安全本身不是目標,它只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它是核電進一步擴展的關鍵,它讓核能發揮潛力,在幫助穩定氣候的同時,用安全、平穩和零碳的能源,推動經濟與社會的繁榮。”
格羅西表示,為了完成這項重要的任務,“國際原子能機構一刻也不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