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三只動物的塊狀皮膚病的皮膚病變特征??梢姼采w全身的活動性結節性皮膚病變
在過去的四年中,曾經僅限于非洲濕熱氣候的疾病在亞洲和歐洲的各個地區首次出現。這種塊狀皮膚病的迅速傳播,使牛變得虛弱,有時甚至是致命,既神秘又令人擔憂。
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的實驗室正在支持亞洲國家診斷塊狀皮膚病和查明該疾病的不同遺傳菌株。這是對這一動物疾病大流行采取有效對策的先決條件。
據糧農組織稱,該疾病給農民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同時給有關部門在預防和控制措施方面造成成本。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2016-2017年巴爾干半島爆發的塊狀皮膚病在接種疫苗、撲殺和死亡動物的補償以及空氣熏蒸等方面直接給受影響國家造成了超過2000萬歐元的損失。這次在亞洲范圍更廣的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尚待量化。
追蹤傳播
該疾病以感染該病毒的牛的皮膚上形成的特征性病變命名,目前對腫塊性皮膚病的傳播途徑只有部分了解。以前在非洲和中東爆發的疫情已將不同種類的蒼蠅確定為傳播媒介,但受感染動物和受污染動物產品(如精液或牛奶)的移動也可能是傳播的嫌疑人。
“我們需要仔細重新審視這種疾病的媒介是什么。我們對它如何在非洲傳播有了一些了解。我們對歐洲的傳播媒介稍有了解,但我們對使其在亞洲蔓延的媒介一無所知。”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糧食和農業核技術聯合中心動物生產和衛生實驗室負責人喬瓦尼·卡托利說。實驗室團隊與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蒙古、緬甸、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的實驗室、研究人員和獸醫部門直接聯系,試圖幫助他們通過核衍生聚合酶鏈反應技術了解病毒的起源和傳播,與全球用于識別和分析COVID-19的方法相同。
根據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名單,病毒可能已經從北非傳播到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中東和歐洲。然后它意外地出現在中國和南亞??傮w而言,該病毒已在多種氣候中傳播,目前尚不清楚這種傳播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的。
“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它于2019年首次出現在中國,僅僅一年之后,我們在亞洲已經有了不止一種病毒株,”卡托利解釋說。
然而,大流行造成的全球旅行限制影響了國際原子能機構支持對該疫情的應對的能力。當腫塊皮膚病于2016年首次在保加利亞出現時,專家們能夠前往那里進行暴發調查。這次,卡托利和他的團隊與受影響的亞洲國家的對口單位在線合作,以設備,試劑和消耗品的形式提供緊急支持,并調查了疫情并分析了提交給奧地利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實驗室的樣品。通過獸醫診斷實驗室(VETLAB)網絡,亞洲的實驗室可以幾乎實時地分享數據和結果,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實驗室團隊可以立即就各國如何改進其程序提供意見和建議。
正確的回應
對病毒的快速反應對于控制其傳播至關重要,其方法包括撲殺、接種疫苗和限制移動。當病毒在歐洲爆發時,最初使用了撲殺法,但這在農民中并不流行。疫苗接種和限制措施最終成功地在該地區消除了該病,但需要確認現有疫苗對新出現的亞洲毒株的有效性。
卡托利說:“確保你有最好的疫苗,這對于省錢和有效是非常重要的——錯誤的疫苗可能會加劇問題。”他解釋說,無效或次于最佳的疫苗可能會導致新的毒株進化并延長病程和擴大傳播。國際原子能機構正在與糧農組織駐泰國區域辦事處合作,為亞洲國家提供質量保證方面的支持,并確保疫苗對它們的病毒株有效。
無所作為可能導致可怕的經濟后果。塊狀皮膚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列出的疾病之一,所以如果一個國家暴發了這種疾病,那么牛的出口就會停止。此外,這是一種對農村社會和鄉村危害最大的疾病。“它們的動物很少,在經濟和營養方面尤其可能依賴于牛奶等動物產品。 在目前已經困難的時期,這種額外的病毒是沉重的負擔,”卡托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