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研究咨詢集團(NRG)結束了其在荷蘭佩滕的高通量反應堆(HFR)的放射性同位素生產中使用高濃鈾(HEU)靶材的工作。2006年,反應堆本身從可能構成擴散風險的高濃鈾燃料轉換為低濃鈾(LEU)燃料。

直到最近,NRG的比利時合作伙伴無線電元素研究所(IRE)的同位素生產仍以使用高通量反應堆目標為基礎,因為無線電元素研究所無法完全處理低濃鈾。但是,IRE現(xiàn)在已將其化學過程部分轉化為低濃鈾,這意味著核研究咨詢集團現(xiàn)在已停止在高通量反應堆中使用高濃鈾目標。
2018年,NRG和全球核醫(yī)學公司Curium還將Petten的鉬生產設施中的Mo-99生產過程轉換為低濃鈾。NRG表示,這是“邁出了一大步,因為它涉及從購買高濃鈾、輻射、化學加工到廢物處理和處置的整個生產鏈”。
Mo-99在全球每年在醫(yī)院的診斷檢查中使用了4000萬次,其中包括腫瘤學,心臟病學和神經病學。這涉及向患者注射略帶放射性的液體。
根據(jù)NRG的說法,佩滕使用的設施是歐洲第一個停止使用高濃鈾生產Mo-99的設施。
NRG商業(yè)總監(jiān)Vinod Ramnandanlal說:“我們很高興現(xiàn)在已經采取了最后一步,而且我們從高通量反應堆生產醫(yī)學同位素的合作伙伴不再需要高濃縮鈾。實際上,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實現(xiàn)了醫(yī)學同位素的不擴散質量標記。”
45 MW高通量反應堆于1960年9月開始運行,從那時起,它的用途已從核材料測試轉向基礎研究和醫(yī)療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該反應堆由NRG代表歐盟聯(lián)合研究中心運營,長期以來為歐洲提供了60%的醫(yī)用放射源,為世界提供了30%的醫(yī)用放射源。每天約有30,000名患者依靠來自荷蘭的醫(yī)學同位素。
荷蘭政府于2012年1月批準建造老化的高通量反應堆替代品。新反應堆稱為Pallas,預計將于2024年左右開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