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用的肝癌診斷標志物是AFP(甲胎蛋白),以血清中AFP指數高低作為判斷是否為肝癌患病的依據之一。曹德良教授團隊通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與隨訪,發現AKR1B10可以成為肝癌特異性的標志物,應用于肝癌的篩查、輔助診斷與監測。
曹德良發現,AKR1B10蛋白作為肝癌血清標志物,各項性能明顯優于AFP,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早期診斷中更靈敏,AKR1B10的正常本底水平(參考范圍)大大低于AFP,這意味著在臨床檢測過程中,血清濃度的變化更明顯,更易識別出無癥狀的早期肝癌患者;
二是臨床研究證實AKR1B10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檢測結果更準確,對肝癌的檢出率更高,假陽性和假陰性率更低,并且AFP檢測陰性的肝癌病人中有70%以上會被AKR1B10檢測為陽性;
三是AKR1B10的半衰期為23小時,而AFP的半衰期要6到7天,肝癌患者術后通過AKR1B10檢測可以更早得知手術效果,為醫生制定合理的術后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