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9日,由天津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主辦,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治療學組提供技術支持的2018核素治療高峰論壇在天津召開。來自各省市的數十位在核素治療領域具有卓越影響力的專家們和治療界的同仁們齊聚一堂,就目前131I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及甲亢的多個熱點專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總編輯、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顧問委員會主任、上海健康醫學院院長黃鋼教授應邀出席了本次會議,出席本次會議的領導還有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王輝教授、徐白萱教授,常委趙長久教授、姚稚明教授,治療學組組長高再榮教授、天津市核醫學分會主委張遵城教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張建寧教授等。
開幕式由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常委賈強教授主持。首先由張遵城教授代表天津核醫學分會致歡迎辭。黃鋼教授做了重要講話,他分析了我國核醫學的現狀,指出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鼓勵核醫學人要不忘初心、巧抓機遇,開拓創新,為光明的未來而奮斗。最后張建寧院長熱情地歡迎遠道而來的全國核醫學專家來院,希望專家們多指導總醫院的工作,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此次高峰論壇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會議中心舉行,會議座位采用“U”形布局,會議形式采取專題報告與治療“熱點”問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會議由治療學組秘書、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核醫學科王任飛教授主持。
首先由高再榮教授做了題為“甲狀腺癌131I治療的并發癥”的專題講座。高教授結合美國專家觀點介紹了131I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主要并發癥。高教授指出,131I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工作在全國已經鋪開,并迅速發展。治療的并發癥問題應引起重視,希望經過多中心的研究得出我們中國的數據。譚建教授結合美國專家的觀點做了題為“超聲與甲狀腺癌的監測”的專題講座。譚教授認為:頸部超聲檢查在治療的隨訪中很重要,頸部淋巴結轉移是131I治療的適應癥,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超聲圖像有著鮮明的特點,操作者在診斷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應與超聲科醫生密切溝通。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李玉姝教授做了題為“危害視力的Graves眼病的診治”的專題講座,李教授全面的介紹了Graves眼病的不同活動度及病情嚴重程度的Graves眼病的評估、管理及治療方案,尤其對極重度Graves眼病患者的診療措施提供了詳實的指導建議。
本次高峰論壇的亮點為就核素治療的“熱點”問題展開深入的現場討論。在王任飛教授的主持下就“分化型甲狀腺癌131I治療后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處理”、“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的隨訪策略”、“Graves甲亢合并活動性突眼的治療”、“甲亢合并嚴重肝損害的治療”、“兒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的131I治療”及“藥品零加成后我們的應對措施”等議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核醫學治療專家高再榮教授、張青教授、歐陽偉教授、譚建教授、蔣寧一教授、馮玨教授、劉建忠教授、陳立波教授、趙德善教授、楊輝教授、李林法教授、陸克義教授、石峰教授、董孟潔教授、楊國仁教授、朱高紅教授等紛紛發言,他們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體會,闡述了鮮明的學術觀點。討論的氣氛熱烈、不少參會的同仁也加入討論之中。
會議上啟動了“分化型甲狀腺癌轉移灶攝碘能力與131I治療療效的相關性研究”的多中心研究工作。
在會議期間治療學組高再榮組長組織召開了本屆治療學組成立后的第一次全體工作會議。
最后,譚建教授進行了總結發言,他再次感謝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專家們蒞臨本次會議,在天津召開的高峰論壇就是要給治療界的朋友們充分發言的機會,通過不斷的深入的討論對一些問題達成共識,推動核素治療工作的規范化實施,也為修訂我國指南做些支持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