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核學會核技術工業應用分會和中華核能學會(臺灣)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非動力核技術應用學術研討會”6月底在臺灣宜蘭召開。
本屆研討會邀請到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大陸高等院校,中科院、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高科、陜西衛峰、丹東測控相關領域企業等12家業內單位。臺灣本地邀請到到中華核能學會、核能研究所、原子能委員會、中華核醫藥學會、臺灣大學、清華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生化、科迪公司等單位約120人與會。
中華核能學會理事長潘欽和中國核學會核技術工業應用分會理事長趙志祥先生致開幕詞(原子高科副總裁崔海平先生代)和閉幕詞,會議主席由雙方專家組成并主持各場次報告。研討會共設有大會報告3篇,分會場報告22篇;其中大陸代表團貢獻報告論文10篇。研討會圍繞8個領域進行了較廣泛的討論,涉及反應堆發展現況與應用、治療用核醫藥物發展現況與應用、診斷用核醫藥物發展現況與應用、輻射照射等主題。核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是本屆會議的一大亮點。大陸在核農領域的開發與應用世界領先、有特色、市場大;而臺灣在核醫療診斷、核藥物個別領域又有所突破與創新,雙方均表示可實現優勢互補,在核醫藥物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研討會舉辦二屆以來,海峽兩岸已有近四百人參加交流活動,推動了兩岸非動力核能產學研用的交流與合作,受到了非動力核技術科技界廣泛關注,增強了同行的理解和溝通,促進了兩岸和平利用核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