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千余項重大科技成果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集中展示,中科院高能所的中國散裂中子源、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天宮二號“天極”望遠鏡、CEPC 650MHz大晶粒超導腔、“慧眼”衛星、“懷柔一號”衛星、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多項成果參展。“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示專欄今天帶您深入了解揭秘物質微觀結構的“超級顯微鏡” ——中國散裂中子源。
中國散裂中子源
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是我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沖式散裂中子源,是國際前沿基礎研究和國家發展戰略領域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大型平臺,與英國、美國、日本散裂中子源一起構成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作為國家已布局建設的57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項目關鍵技術和綜合性能進入國際同類裝置先進行列,為材料科學技術、生命科學、化學化工、物理學、資源環境、新能源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提供強有力的研究手段。
散裂中子源就像一臺“超級顯微鏡”,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理想探針。中子具有不帶電、穿透力強、具有磁矩、可區分同位素等獨特優勢,是國際公認的與同步輻射光源優勢互補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平臺。
中國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對外開放以來,裝置性能高效穩定,于2020年2月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半達到100kW設計指標。現已完成六輪用戶實驗共600多項課題,為航空發動機單晶葉片和軸承、深海潛水器、高鐵輪軸系統等大型工程部件殘余應力和服役性能檢測提供了關鍵的支撐平臺,也是新能源鋰電池與儲氫材料以及半導體芯片等材料檢測不可替代的研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