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至6日,由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共同主辦的“第八屆多模態影像與核醫學質量控制與管理”武漢協和高峰論壇在武漢成功舉辦。本論壇旨在加強不同模態分子影像技術的聯系,深入跨領域、跨學科的交叉融合與合作,進一步提高核醫學分子影像在臨床中的地位并規范其應用。
此屆論壇邀請核醫學、磁共振、納米醫學及超聲等分子影像領域著名專家講演,包括中華核醫學會前任主任委員田嘉禾教授、黃鋼教授、李亞明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會長王鐵教授,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理事長何作祥教授,副理事長吳華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放射學系終身教職蔡偉波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張宏教授、張智紅教授,以及中華核醫學會委員、部分省市的主任委員等近30位全國知名專家,為會議代表呈現了精彩紛呈的專題講座。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副院長安銳教授主持開幕式,協和醫院核醫學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長張永學教授致詞。
本次學習班既有在泛生物組學時代醫學影像與人工智能的探索、多模態影像及活體內免疫細胞的調節與免疫光學成像的前沿講座,也有從臨床實際出發設計的超聲微泡治療心臟移植急性排斥反應,同時也從科研走進臨床的核醫學神經分子影像、靶向多模態影像探針在膠質瘤診療研究等多學科交叉在神經系統診治中的應用。在核醫學質量控制管理專題中,以如何優化核醫學質量控制為切入點,講授了核醫學科室管理質量控制、PET/CT診斷質量控制、核素治療質量控制、技師工作質量控制等相關專題,在會議的最后進行有獎質控病例討論。專家們結合自身研究及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采用多學科交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場內容豐富的核醫學盛宴。本次學習班共吸引了來自遼寧、陜西、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廣東、福建、海南、北京、上海等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近200名學員參加。兩天的學習學員們熱情高漲、座無虛席。
蘭曉莉教授對會議進行了總結:多模態影像論壇從開始至今已有8個春秋,從PET臨床應用、到多模態顯像、到人工智能,一直緊跟影像醫學發展的前沿領域,會議邀請的專家不拘一格,從核醫學、磁共振、超聲影像,到納米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免疫光學等不同專業、不同學科,強調突出交叉合作促進核醫學有更廣袤的發展;而質量控制是核醫學發展根基,只有嚴守質量才能夠讓核醫學這棵參天大樹穩固。武漢協和醫院核醫學科全體成員在此衷心地感謝各位專家的大力支持,感謝全國同行的肯定,歡迎大家明年再來!